免費義診 albert7452@gmail.com
關於作物生長過程為一是非黑白的科學事件,所有結果都有導因。錯誤的資訊將誤導改善對策,未對症處理等同於浪費時間與資源。 為了讓更多有心的農友能體認農業操作中,依據科學的重要性,及全營養作物的美味,我們提供免費的線上或田間義診。程序上為先行於網路上討論與診斷,後續始為視狀況田間到診。 我們沒有國家的豐富資源與優渥薪酬,而且資源嚴重匱乏,因此,我們保有是否能實際田間到診的免責權利。田間義務到診也將視我們的行程而排定。
請記得給我們足夠的資訊,諸如品種、土壤或介質、所在鄉鎮、栽種時間、遠近微觀照片、病症、用肥量、用肥方法、肥料種類(N-P2O5-K2O)…等將更有助益於狀況的掌握。太過於簡要的大範圍問題恕不回應,非誠勿進。 我們竭誠歡迎您的光臨與指教。有案例就留到上述e-mail吧。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習以為常,倒非為是。


田間常常存在一些明明事不對的,但大家看習慣了,認定既定事實後,就以為它是對的事情。
孰是孰對,有時事情是看待角度的問題,但所謂對的事情應同時兼顧農民的收益、環境永續經營、消費者健康等三層面的思維,若只利其中任一方,代表其中還是有些待檢討的部分。
其中的重點是我們能不能找出其中該檢討的重點與相關因應對策,把可以盡其在我的部分盡力做好。這是看來有些嚴肅的邏輯問題,我們帶過就好。
田間常見的不合邏輯常態有那些?隨時都有,隨時都在發生,只要您用心,一定都找的到。
我們略舉以下案例。
案例一:枇杷早期(9/20)開花的花絮外表在近來都會轉黑,9月底後開的花為較乾淨的乳白色。黑褐化的花較容易落花或消蕾,乳白色的花結果機率就高出很多。農友長久以來對這般狀況也束手無策,也尊重黑褐化的花較容易落花或消蕾的事實。然而藉由適當補充微量元素與枝條修剪安排,這個事情還是可以順利克服,我們有許多這類的成功案例。
案例二:嬌貴的草莓。消費大眾總是會聯想到不耐貯運、好吃卻很危險;農友會想到草莓要下很多肥,會在植畦內預埋過量肥料。其實這都是有待調整的認知。照片中的草莓位於大湖市區台三線旁,只在植畦內預埋農友慣用純氮用量的1/5以下,適當地使用滴灌養液與葉面肥,植株壽命較同期種植者延長40天以上(比別人早開園,卻也比別人多40 天可採)。草莓果肉紮實、口感多汁且彈牙,香酸甜兼具,大大有別於一般的草莓。
案例三:夏果檸檬需求高,產量高,但供過於求,價格不好。冬果檸檬需求少,產量更少,但求過於供,價格很好。因此,很多農友刻意把檸檬產期調節於冬季產出。圖為屏東鹽埔鄉某檸檬園,園主高齡70(不會用電腦,無法傳照片給我們來進行遠端診斷),其土壤pH7.6,肯定會有微量元素有效性低下的現象。園主於枝條修剪後,我們一直要求他要緊迫盯住新梢的健康狀況,因為新梢健康與未來花果品質有很大關係。連續幾次電話中問他,葉片的顏色與色澤、型態是否正常,他的答案都是肯定正常健康。我們深知事有蹊翹,但園區遠在屏東,無奈又無法立即看到影像或照片。還好後來抽出空閒直奔去現場,我們看到該區域所有檸檬新梢都差不多像照片中的狀況,略缺硼、銅、鋅、鐵,連鄰田也都是如此,甚至更嚴重,因為園主有依我們建議適當施用檸檬專用的微量元素,相對別人的狀況當然健康許多,他當然樂在心中,但是離我們要求的標準還是差很多。
案例四:大部分的農友與消費大眾總以為金煌芒果不耐貯運,其實這只是缺鈣硼,我們可藉補充適量的鈣硼與調整枝條安排及葉果比就可以輕鬆克服這個問題。
案例五:大部分的茶農朋友都認定茶是嫌鈣作物,但每公頃茶樹於每季生產過程中會需求3-5公斤的鈣,偏偏我們的茶園都位於土壤鈣含量不足或鈣有效性差的土壤上,限制給鈣,造成茶樹日漸衰弱,病蟲害越易失控,品質產量下滑,適當補鈣,低海拔也會變高海拔。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03&prev=210&next=193
言歸正傳,田間常見的不合邏輯常態隨時都有,隨時都在發生,只要您用心,一定都找的到。這往往就是農友漏財的關鍵點。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求好,但不要太心急


某農友在今日(11/16)來電求診,別人的二期水稻都快可以收割了,為什摩他的還是青黃不齊,不知何時可收割?

確實,同期播種者的進度都比他快比他整齊。他們都在8/1 (農曆6/21)日前後插秧定植台中192號,但這位農友的水稻就是特別晚特別不整齊,走近一瞧,大家曬田的狀況也差異不大。

該園區水稻晚熟,到診前我們本來以為又是後期氮肥使用過量的案例,但經過大家拿出用肥紀錄來比對後,其實差異不大。

追蹤之前紀錄,該農友在凡那比侵台(9/20)後就曾求診過,當時水稻在風災的侵擾後感染稻熱病與輕微的白葉枯病。診斷當日我們已發現那時他田裡的根系有些受損的狀況,別人的卻沒啥大礙,別人當時雖也感染稻熱病與白葉枯病,但損傷不大且很好控制,而這位農友的田區也從那時起,就一直處於改善進度緩慢的狀況。那時發現來自於一期作稻草殘骸的發酵產物與厭氣狀況,是當時拖延他水稻根系改善進度的限制因子,但水稻已定植了,我們也無法有大作為的機會。

其他沒甚麼狀況的農友都是一期未種水稻,換句話說,田中也沒甚麼新鮮的有機殘骸,而這位朋友是一期作採收完後就急著插秧定植,田中土壤存在著一堆新鮮未腐熟的稻草殘骸。

他的田,插秧定植至今,已達108天,我們提供的可行的方法也盡力照做了,但改善成效還是不彰。

這也再次證明未腐熟的有機質殘骸對根系的傷害,其傷害讓作物衰弱,養分無法順利攝取,病蟲害也容易侵擾,不易受到控制。

葉片被病、蟲損害了,水稻收割日期將在往後展延且成熟度會更不整齊。

高山出好茶,好茶來自於高山?


若朋友您有喝茶習慣,請看一下這葉底,不問您那個山頭那個茶區,您覺得這像那個海拔的茶?這是99年的國產冬茶,採收日在立冬後3日,其芽葉均勻肥厚、果膠質層豐腴有韌性。

高山出好茶,好茶來自於高山。這是大部分消費者與茶農腦海中存在的刻板印象。但是當很多茶農都前仆後繼爭相比山高,深入更高的山開墾茶園時,這會不會是一場災難?原來出好茶的茶園會不會繼續出好茶?為什麼很多茶農會抱怨鄰田大量開闢成茶園後,茶葉品質每況愈下。

討論高山茶對台灣的衝擊不在此篇文章的範圍,那除了惹人嫌議外,還會掀起無以平息的爭端。等我們養精蓄銳後改天再聊。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我們努力尋求的高山茶替代方案,讓低海拔也有高山的品質。

話說台灣低海拔的茶園,普遍存在土壤硬實、有機質不足、酸化嚴重、水氧交換不良、有效土層淺化、細根群淺化、養分失衡、樹勢衰弱、病蟲害族群數高、…等問題。我們要改善的目標茶園位置在南投竹山的不知春,海拔約70-100公尺,園區所植為10年以上的金萱茶樹,也脫離不了這樣的範疇。

低海拔茶園對茶農而嚴,其經營利潤微薄,效益日益下滑,近來有不少人忍痛耕除,轉戰更高海拔,無力取得高海拔園區者就勉強繼續種下去。

如我們之前所言,如何讓這片茶園肥少一點?藥少一點?品質與產量還要能昇級,是我們改善的重點。現在您在看得這篇文章其實是我們花了一整年後的改善結論。

這一整年內我們做了甚麼事?我們以茶農朋友可接受的經濟方案來改善所有不利茶樹生長的田間條件,回歸茶樹生長所需的正常面。

土壤硬實、有機質不足、酸化嚴重、水氧交換不良、有效土層淺化、細根群淺化、養分失衡、樹勢衰弱、病蟲害族群數高都是我們克服改善的內容。其中順帶一提,灌溉水品質也是我們改善的範圍之一,不良的灌溉水質讓農藥與肥料效果大打折扣。

今年冬茶驗收成果了,總而論之,相較前5年的年均成本,年度總成本減少約30%;產量呢?增加16%;品質呢?大家都說很好,我們也不善於用文字吹捧說它有多好。     這泡茶在製茶過程就展現異於常態的風華,沾滿了露水的頭磅茶,居然出現以往“午菜”才會出現的香氣。

萎凋於炒茶過程中,製茶師傅也覺得這和他門以往習慣的不知春茶有很大的不同。

沖泡後香氣四溢,大家都享受那種沉浸於茶香的幸福感覺。茶湯為清澈蜜綠色。茶湯圓滑渾潤,杯底餘香不絕。

鄰居跑來試茶直說這絕對不是不知春的金萱;也有人說這是加料的茶,不知春的茶不可能這麼香;還有人說這是瑞里(海拔1000M)的茶;也有耆老說20年前不知春的水準就是如此,那時不知春氣候溫暖、溼氣穩定、土壤肥沃(怪不得地名叫不知春)。…大家喋喋不休,看之,我們又惹來新的爭議了,園主還得傷腦筋該如何去跟大家解釋這個出自自家茶園的陌生茶。

我們雖然高興在心中但還是不禁想問,我們的祖先都可以在這些地方種出高品質的好茶,為什麼科學發達的今日,後代子孫非得往高山跑呢?不要只怪天候變遷,難道大家都沒想過是不是存在著什麼迷失?


這泡茶也是存在著一些缺點,如枝梗偏長。沒關係,我們的團隊會繼續幫他們來調整。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合理化施肥與合理化用藥

如何減肥減藥?這是個會讓農友倒胃口的老舊議題,但對您我健康都很重要,您想不想懂沒關係,那是慧根、福氣與緣分來決定。
希望您有慧根、福氣與緣分來了解,因為這些事情真的很重要。我們都是如此地告訴強烈反駁我們的農友。
最近我們發現南投縣竹山鎮北側與西南側的地下水中硝酸態氮氮含量高達30-42ppm,二點均來自於地下水井,其中北側位置是取自於40米的水井,令人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地下水中硝酸態氮含量高達30-42ppm代表甚麼意義?它帶表每一噸水中含有60-80克的尿素,或許您會以為,真好,不用花錢買氮肥了,但實務上,它讓農友的番茄無法順利著花、它讓耗費了大把鈔票的溫網室作物根系容易受傷、它讓農友噴了很多農藥也無法順利控制病蟲害、它也代表長期以來地下水受到嚴重的污染,污染已到了可輕易威脅國民健康的地步了。您若問我這些地下水中的硝酸態氮來自何處,我想這跟整個地區30-40年來的農業發展應該脫離不了關係。
最近我們也發現接獲南投縣田子里某茶園茶樹大量死亡而求診的案例,該茶園的土壤pH居然只有2.1-2.3。我們從事作物生長研究與土壤肥料研究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想過會在田間遇到強酸到破表的土壤。這麼酸的土壤pH代表甚麼? 它帶表園主每天只能看這茶樹日漸開花且一株一株死去、它吞噬了農友可觀的成本、它讓農友噴了很多農藥也無法順利控制病蟲害、它讓農友肥料越下越多也沒有效果、它也可能是山下長期以來的地下水污染源,更可怕的是該園絕對不是唯一的污染源,它真的只是冰山一角。
文獻可考,早在民國38年起政府即開始推廣合理化施肥,推廣至今,不相信的農友還是占絕大多數。
農友常反過來質詢我們,他們噴了那麼多的藥、下了那麼多的肥料,產量與品質都不見起色,減肥減藥肯定會更糟糕。現在我們深入田間,耐心以待,配合過我們減肥減藥計劃的農友在領略到減肥減藥的美妙之處(就是花錢更少賺錢更多更輕鬆),不再有他想,甚至還會擔任我們的推廣志工,這下換他們被其他農友質詢了。
關於減肥減藥的議題詳見。如何執行合理化施肥與合理化用藥。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91&prev=-1&next=188
http://dr-soil.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5.html。我們再此不多贅述。
經濟生產的農業需求高科技、量產的農業卻可能也是高污染性的產業、完全符合當前法規要求的有機栽培也可能具嚴重污染性,且農業污染都是在慢慢且安靜、持續地發生,偏偏我們社會中從事基礎農業生產的農友不見得完全認知這些事情,他們真的還需要更多且更完整的技術支援。
常聽見工業生產過程中環保與收異常會有所衝突,而幸運的是農業生產中,環保與農民收益是可輕鬆並存的,我們手中已有很多案例較藥減肥後,產量與品質不減反增,遇有農友收益越來越差者,敬請大家能熱心轉告大家。

如何執行合理化施肥與合理化用藥

關於合理化施肥與合理化用藥,我們姑且不論別人的作法。
我們要求農友合理化施肥與合理化用藥不是呼口號,不是精神感召後硬幹,不會讓大家沒飯吃。配合我們的減藥減肥計畫後產量品質不會下滑,絕大多數都還會有可觀的提升,我們絕不是詐騙集團。
我們憑甚麼能為農友減藥減肥還能讓產量與品質有所提升?很簡單,只要找出致使農友過量用藥與過量用肥的根本原因,這件事就能輕鬆搞定了。
那些事會讓農友過量用肥過量用藥?略舉如下。
土壤因素:土壤酸鹼、電導度、有機質、土壤質地、有效土層深度、排水不良層、微生物活力、土壤水分與溫度、土壤養分平衡…等。
作物因素:根系生理特性、植株強弱、品種特性、作物齡、枝條安排…等。
環境因素:灌溉水品質、通風、日照、溫度、溼度、坡向、坡度…等。
管理條件:管理思維、管理目標、…等。
您會發現,各田區中上述參數不盡然完全相同,且呈現多元化的變化,而各參數的組合間也會有複雜的交感與結果,若沒有人深入田間帶著農友去執行去觀察,所有的合理化施肥與合理化用藥論述都會成為不可能的空談。所以我們說有幸看的合理化施肥與合理化用藥成效的農友是有慧根、福氣與緣分的人。希望政府能編列足夠預算讓更多農友具有慧根、福氣與緣分,而不是有錢沒事弄個肥料農藥補助、辦辦試吃會、休耕補助、溢產耕除…而已。
作物生長不好或發生病蟲害時,不能只考量施肥與噴藥,應還要進一步把這些症侯視為一種指標,視為作物向主人表達好惡的一種語言媒介。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勇敢的女孩

告訴大家一個勇敢女孩的故事,真人真事,持續進行中。這是她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wu.louise/joytea/37188036
雲林古坑的某個茶園,女主人是台南人,目前年紀30出頭,當初嫁入古坑前已向先生表明絕對不想插手茶園的工作,但造化弄人,上天讓她看到整村絕大多數的茶園栽培過程中,投入大量成本卻不見相對的合理回收效益。明知收成越來越不好,還越投越多,期望那天飛來天外奇蹟而翻盤,搞的農民越來越像賭徒。她知道再這樣下去,每一局都永遠是一場不會贏的賭局。
她,雖從沒學農且沒有務農的基礎背景(只是因嫁入農佳而接觸農家),但曾有走訪國外看到國外農民的成功經驗,她知道務農是辛苦的,但越作越辛苦,效益越來越差肯定是不對的。為了愛情與麵包,她辭去原來的正職,她到處走訪國內的相關農業專家,抽空勤奮參與各種農業課程,期望找到合理的正解。
熱情又有理想的她,帶著她四處所蒐集的資訊、情報與新觀念分享給村民,可惜大部分的村民回應冷淡,大家回應態度大多是那些資訊是理論派、那些資訊是政府部門燒錢的結果、那些資訊不適合他們的茶園…等(大部分的人把那些資訊視為垃圾)。
這些村民,當然也包括深愛她的老公,但這也不能怪她老公。要任何一個人去相信一個他從沒想像過或親眼見到的事情,且周遭的人都認同那是不存在的事情比登天還難。聽說有些人看過鬼,所以大家都敬畏鬼神,但是他們彼此所見都是大家的肥料越下越多、肥料越用越貴的事實。
她常是全村居民茶餘飯後的議題人物,常一個人獨自對抗一群隨時找她鬥嘴的茶農。
多方諮詢與觀摩後,她決定投入高難度的有機生產。而因緣際會也讓她找到了我們,了解了她的故事後,我們決定會全力幫她對抗頑固的既有觀念,並作出一個良好的成功示範。請大家持續關注這個議題。
想必他們夫妻倆一定忍受了外人無法想像的強大壓力,若您也認同這股安全農業的清流,別吝於上網留言打氣或有採購茶業需求時支持他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