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義診 albert7452@gmail.com
關於作物生長過程為一是非黑白的科學事件,所有結果都有導因。錯誤的資訊將誤導改善對策,未對症處理等同於浪費時間與資源。 為了讓更多有心的農友能體認農業操作中,依據科學的重要性,及全營養作物的美味,我們提供免費的線上或田間義診。程序上為先行於網路上討論與診斷,後續始為視狀況田間到診。 我們沒有國家的豐富資源與優渥薪酬,而且資源嚴重匱乏,因此,我們保有是否能實際田間到診的免責權利。田間義務到診也將視我們的行程而排定。
請記得給我們足夠的資訊,諸如品種、土壤或介質、所在鄉鎮、栽種時間、遠近微觀照片、病症、用肥量、用肥方法、肥料種類(N-P2O5-K2O)…等將更有助益於狀況的掌握。太過於簡要的大範圍問題恕不回應,非誠勿進。 我們竭誠歡迎您的光臨與指教。有案例就留到上述e-mail吧。

2018年1月12日 星期五

天生地養咸豐草的通天本領


 
 

 

 
我們總是只在意作物身上那些眼睛看得到的位置,更在意眼前的豐碩果實,這不是壞事。但還是有其他更多需要關心的事。因為那些看不到的,常是那些看得到的根基。
今天我們來向咸豐草學習。
書上有寫,咸豐草可以佔有貧瘠土地的環境優勢,別人長不好,她們卻很少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這種剽悍的恰查某其實不只在貧瘠土地可占優勢,過量施肥的田間也常見其蹤跡。
嚴格說來,應該是在我們生活中,她們比多數的植物還有略奪資源,佔有空間的本領。
但您知道,她們憑什麼有此通天本領?
所有植物都是貪婪的嗜醣者,不怕糖尿病,只想爭取陽光、合成葡萄醣,壯大己身,達成繁衍族群的使命。
一朵成熟咸豐草花應可帶有20~30枚種子,即使能全部發芽,也不可能是所有幼苗都可順利達成使命。期間一定會歷經不少空間、資源爭奪,留下來的都是不簡單的佼佼者。
許多做植物營養研究的先進會選擇乾淨的石英砂耕方法來研究各種主題。石英砂就像玻璃,可把土壤複雜層狀結構與吸附性質的影響降至最低,只是單純地提供作物根系的機械支持。
媽祖娘娘在竹南龍鳳宮附近的海邊幫我們安排了一場咸豐草砂耕試驗,期待能開示更多的有緣人。
 

某年夏天午後,我和兒子在海邊閒逛,看到沙灘上有一株咸豐草,生長在一支告示牌的鐵桿底下。
她長得特別壯碩,葉片厚挺亮韌、枝梗強健,一旁同是咸豐草的同胞卻是一副苦難饑民樣。
下午二點,她完全沒有失水萎凋現象,好似吹著口哨,整痛快地享受日光浴,貪婪地煉醣中。
她憑什麼如此出眾?應不會有人那麼無聊,來沙灘上為這株咸豐草澆水施肥吧!
我們看了半天,當時只能推論以下原因:
1.告示牌下,相對不受路人踐踏。
2.告示牌下,路過公狗會施肥。(外圍確實有幾隻可疑公狗監視著我們無聊父子倆)
3.我注意到告示牌鐵桿應有鍍鋅處理,雨水可能會把其上物質淋洗入土,成為作物部分礦質養分。
4. 告示牌像個集水器,或許可把空氣中的水分凝集向下輸送。
接著,我小心地連根圈砂土慢慢挖出根系,只見根系上沾滿細砂,就像沾滿一層均勻芝麻與花生粉的麻糬,怎麼拍彈敲,都頑強不掉。






拿到顯微鏡下,始見奧秘。原來根系上附有一些菌絲,菌絲應帶有黏性,這些微細砂利得以沾附在根系上,多翻找一下,還可見到許多孢子囊。我雖無設備去做鑑定,但我知道這些菌絲與她的出眾優勢有關,菌絲在咸豐草的根系醣分餵養之下得以存活,菌絲也向外去收集水分與礦質養分,成就咸豐草逢榮茂盛的地上部。
我記得小時候,媽媽會拔取田裡的咸豐草,曬乾後煎煮成青草茶當成我們夏天的茶飲,即使未加黑糖,茶中也會有苦中略帶甘甜的口感。
見過咸豐草的通天本領,媽祖娘娘給我以下啟示。
1.地底下有很多被我們忽視的事與機制,正安靜地運轉中。
2.作物與地下微生物存在脣齒相依關係。作物根系醣分餵養根圈微生物,微生物向外去收集水分與礦質養分,回饋給作物。原來這件事,到處都有。前人研究告訴我們,越是人為影響越少的地方,越是隨處可見。
3.過去我們都說,健康土壤才有健康作物。然而餵養根圈微生物的醣分都來自於健康的植株,我們不能排除健康植株也會促成土壤生物團粒良性發展的可能性。
4.微生物的世界也是弱肉強食,環境資源爭奪的國度。根圈有多量無礙的微生物存在時,因資源與空間排擠或物種間的毒他戰爭,其他微生物入侵機會較少,其中,包含大家所謂的病害微生物,甚至是線蟲。
5.微生物看似能力強大,其實也相當柔弱。我們在田間的許多不當外援投入(殺草劑、殺菌劑、農藥、肥料、蓖麻粕)、極端pH、極端EC、缺氧逆境、作物衰弱、恣意放生(能耐與特性不詳的外源微生物)、缺乏粗纖維有機質等都會讓根圈微生物與作物微妙關係動盪不安。
看不過癮?還有這篇文章可參考。( http://blog.xuite.net/albert7452/twblog/458865202  )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土壤作物醫生館是在幹什麼的?

 

我們在忙什麼?
土壤作物醫生館成員由技術專家與農友組成,這群傻子正努力走在一條全新的路上,自詡以科學排除田裡的障礙,幫助農友減少農藥與肥料,提升產量與品質、協助農產品特色行銷。

我們不會拿別人頭髮來試火,也不會借農友肉身手足破牆,我們與農友一同用有限的私有資源去進行我們有興趣的議題。

 

我們的決心

越來越多有緣分與福氣的農友持續配合我們的想法,以根本方法去經營田間的生物擾動環境,往作物整合管理的路上持續走去,並獲致了驚人成效。因為田間生產事,是一門整合科學,當我們想要把成果歸因於是什麼因素造成眼前的美味果實,那又是冗長繁複的過程。說清楚,大家都口吐白沫了。

所以,難免有部分見樹不見林的科班專家批我們不夠科學。

過去認知中,偶爾的機會,發現石破天驚的現象,單離出觀察系統的各項變因,提出假說,並設計一連串試驗證明假說的成立,成果若能持續再現且可劃分出各項變因權重就可被稱為科學。以上是我們常態對科學的認知。

土壤作物醫生館的研究議題都是整合性的長期計劃,且各案狀況都不相同,過去申請計畫很不吃香,審委不一定有空或有能力了解,也擔心計畫的KPI無法達成,計畫經費很難過關,即使無經費相助,我們還是與夥伴們努力做著我們認為正確的事。
 

 

什麼是生物擾動?

生物擾動對環境有著深遠的影響,可視為動植物對土壤和生活環境的重新塑造過程。生物擾動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驅動力,各生物在系統內有一棲位,彼此間存在複雜的往來關係,成就複雜的食物網上,讓資源與能量得以永續循環或轉移。

以農地空間而言,需考量土壤上、土壤下、作物身上的空間環境,除了作物、土壤、其中生物、害物的相互關係,更不能忽略人類在其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