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義診 albert7452@gmail.com
關於作物生長過程為一是非黑白的科學事件,所有結果都有導因。錯誤的資訊將誤導改善對策,未對症處理等同於浪費時間與資源。 為了讓更多有心的農友能體認農業操作中,依據科學的重要性,及全營養作物的美味,我們提供免費的線上或田間義診。程序上為先行於網路上討論與診斷,後續始為視狀況田間到診。 我們沒有國家的豐富資源與優渥薪酬,而且資源嚴重匱乏,因此,我們保有是否能實際田間到診的免責權利。田間義務到診也將視我們的行程而排定。
請記得給我們足夠的資訊,諸如品種、土壤或介質、所在鄉鎮、栽種時間、遠近微觀照片、病症、用肥量、用肥方法、肥料種類(N-P2O5-K2O)…等將更有助益於狀況的掌握。太過於簡要的大範圍問題恕不回應,非誠勿進。 我們竭誠歡迎您的光臨與指教。有案例就留到上述e-mail吧。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土壤作物醫生的定義




平面媒體的朋友要我們簡而言之概述土壤作物醫生的定義。我們在此溫習一下,順便昭告天下我們的感想。
一群對土地與人類健康懷抱熱忱的科學家與農友共同組成土壤作物醫師團隊,一齊生產全營養農產品。
這下又扯出甚麼是全營養農產品了!我們以為全營養農產品是人類生存的契機,也是台灣農業的未來。
不要懷疑,就是這麼天大的一回事。其中關係之密切可自下列訊息來了解。
首先,告訴您四個壞消息:
  • 1936 美國參議院NO.264諮文,許多權威機構提出警告。"貧瘠的土壤導致美國國人健康明顯惡化,退化性疾病呈穩定地成長"。(我們相信不只是美國人,全世界人類均是。)
  • 1992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針對全球各地的土壤進行調查,發現過去一百年來世界各地土壤貧瘠惡化的程度已經相當嚴重。
  • 土壤劣化是土壤貧瘠主要導因,導致食物礦物質缺乏,直接使人體內需要的營養不能正常攝取,除無法供應生命足夠的能量外,還會導致疾病發生,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 有機農法與自然農法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追求形而上的有機,反而對土地安全與人身健康產生風險。
最後,再告訴您一個好消息:
  • 全營養農產品可解決上述所有問題。
甚麼是全營養農產品與其存在的好處,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0&prev=19&next=-2&page=1&sc=1#yartcmt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9&prev=50&next=10&l=f&fid=8

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

試吃推廣活動001-漢龍製茶廠 全營養冬片茶進度


產品規範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307&prev=-1&next=313 )
2010/12/22 進度如下圖所示,品質看好,周末低溫與雨水進場,好上加好。預計尾牙前後採收。

吃飯=減肥=愛台灣 還可讓婚姻美滿



愛台灣不是張嘴喊一喊,最好是開口把飯吃下。

吃飯可救台灣,也可提升自己的健康。



為什麼我們要吃米飯? 本文由 稻米專家張學琨博士提供

  •  稻、麥同為人類主糧,米食人口佔一半以上,麵食者34%。
  • 自古中國人的祖先已發現米食便宜、易消化、有體力、肌肉結實、較健康;傳授子孫白天要工作以米食為主食,晚上才來吃麥(來夕)類,並以禾代表稻 (禾十爪十白),形容稻一生型態 (秈、秧、稿、稔、穀、穎等),稻穀用於物質交易及稅收之主物(秤、稱、糧子、稅、租),有稻穀可收就有利、社稷才會和平、穩定、吃米飯才有力氣、精力、精神等。
  • 現代營養研究,米食營養在糧食作物中最完美;蛋白質利用率高(米:麥 男77:66女71:58);以米食與牛乳酪飼養老鼠結果;血清膽固醇含量雄 81:138,雌85:134(mg/100ml),平均壽命雄1164:1013雌1286:1045日;男人以食米為蛋白質源時血漿膽固醇含量經過22天降低28%,如不吃米飯7天後又增加13%。
  • 糙米含有6-8%脂肪,其中78%為不飽和,故米食不易胖;有助消化的食物纖維1-2%及充足的磷,鉀,鎂,矽,鋅,鐵,維他命E及B群,菸鹼素等,均比白米高,故吃糙米飯比白飯為優,身體較健康又長壽,世界米食最多(68kg/人)的日本壽命也最長,台灣僅45kg/人,壽命比日本短6歲。
  • 鋅為荷爾蒙的活化劑,不足者精、卵難以形成,造成性冷感,不孕等症。稻米鋅含量約為小麥的3倍,故吃米飯的亞洲國家比吃麵的歐美國家人口增加率較高,美國大學生男性有四分之一精子密度不足,不會生男育女,近來台灣每年稻米消費量由35年前急降至目前的三成,與現在的年輕人無慾、不婚、難孕、離婚率的升高有密切的關係。
  • 目前台灣十大死亡率最高的為癌症,次為腦中風、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高血壓等七項均與米食的大量減少有關。
  • 大家少吃飯造成台灣稻米虛剩,稻田轉作及休耕,導致稻田面積僅剩下以前的四分之一;稻田蒸發散量減少,獅豹雨消失,夏季氣溫增加;空氣污染增加,造成肺癌為癌症之首;綠色面積減少,有礙視力;貯水與滲漏減少,地下水位與地層下降,造成沿海地區海水倒灌(1167公頃),轉作及休耕導致稻田暴露、表土沖刷,地力貧瘠、等等災害。
  • 台灣稻米消費量減少七成結果。均賴進口麥類、豆類、高梁、玉米、飼料、肉品、蔬果類,及其他食品加以補充,導致每年須負擔近3000億的外匯;罹病率增加、健保負擔也增加。
▲糙米營養成分顯比白米為高者。

80歲水稻博士 張學琨開畫展


80歲水稻博士 張學琨開畫展
展出時間:99年12月7日~99年1月6日
展出地點:台中市民俗公園地下室文物陳列室
【摘要2010/12/11 聯合報高堂堯】高齡80歲、有「水稻博士」美譽的前桃園和台中農改場場長張學琨,昨起在台灣民俗館展出他的100幅繪畫作品,展期至明年元月6日;他表示希望藉由畫展推廣「稻米文化復興運動」。
張學琨年輕時因台灣經濟未興、普遍缺糧,立志學農,過去不但以台中為中心,成功將機械化栽培和灌溉技術推廣至全台,還代表國家前往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傳授種稻秘訣,有關水稻的研究著作更是豐富。
張學琨的畫作過去幾年已先後在台中、雲林及苗栗巡展多次,作品形式包括國畫、油畫、膠彩、粉彩,主題也很多元,包括農村風貌、名人肖像等;他表示68歲退休後才開始學畫,但作畫只是興趣,真正志業仍是水稻和農業研究,辦畫展目的是想趁機教育民眾,喚醒國人重視稻米代表的傳統價值。
張學琨說,希望以作畫為起點,透過義賣籌款,宣導稻米對經濟穩定、環境保育、健康提升、生活安定和親情維繫的功效。
台灣的農業先驅,在此我們向他致上最崇高敬意,並與大家分享他的畫展訊息。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令人扼腕的高接梨 part2何謂高接梨?


許多優良品種梨果的花苞因低溫時間不足,無法在平地正常孕育,更別說是開花結果。
高接梨之父-張榕生 先生找出因應變通方法,他把在適應平地生長的橫山梨枝條上,嫁接上已分化出花芽的寒帶梨接穗。此接穗上所結的果,即為高品質的「高接梨」。因為這些接穗的梨果品種,需在足夠時間的低溫環境下才能進行分化產生花芽,所以,每年都得辛苦地重新進行嫁接的工作。換言之,花穗的購得與嫁接耗去高接梨農相當高昂的成本,也會是左右採收績效的重要權重因子。
簡單說,這個過程好像把來自黑人父母受精卵發育而成的胚胎,放在白種人婦女子宮,順利產下黑人寶寶的借腹生子過程。
因梨花穗嫁接的位置相對離地較高,“高接梨”因以為號焉;也有人稱之為“寄接梨”,還真有一點點借腹生子或託孤的意味。
參照上圖,我們概要說明高接梨生產過程。
(1)購自梨山、日本或其他高海拔、高緯度地區帶有花穗的枝條。於高接工作的前一晚削成許多一小段的楔型梨花穗。
(2)利用栽培在中低海拔地區之橫山梨或鳥梨徒長枝(向上生長之枝條),作為高接砧木。以膠布將接穗(花苞)與砧台纏緊。
(3)經約25~35日後可開花。
(4)因前置成本很高,加上開花授粉期常遇寒流,農友為提高成功率常會進行人工授粉。
(5)辛苦小有成果,大家略鬆一口氣。
(6)淘汰多於果實,或畸形果、發育不良果,讓有限資源得以合理分配。
(7)套上防護袋,減少陽光直射,讓果皮細緻,並防蟲、鳥、病害侵擾。
(8)採收上餐桌。

圖片轉載自東勢農會
http://www.tsfa.org.tw/htm/pear/p1_2_4.htm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一群傻瓜


今天朋友來訪,沒空理他,放他落單自己在辦公室等一下,突然聽到這位朋友放聲哈哈大笑。
有沒有搞錯?笑甚麼笑?
看商業週刊也可以這麼好笑。他說,雜誌上寫的一輩子都要做的幾件傻事,我們這群人包辦了三樣,這樣的人生應該夠本了。
商業週刊1138期內容豐富(應該說每一期都很豐富),論及幾個傻瓜有所堅持、有所不為的故事,這些傻瓜堅持心中的理想,即使身旁的人看不懂,即使周遭的人冷眼看之,他們依然執著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我們在農業技術的推廣路上,走的也很辛苦,有時能幫農友賺進超乎慣有水準的收入,自身卻也沒啥利頭。
農業是高科技產業,有時農友不耐改善過程的漫長等待,我們也得概括承受農友的種種誤解、不順利與情緒。
有時還得動員人脈,幫農友推銷產品。
有時還得幫農友惡補國小國中的科普常識;有時還得讓農友清楚地搞懂研究所等級的專業農業常識。管他學歷多高多低,還是要以他懂的角度、語言來論述。
有時回頭想想,真感謝我們的另一半與家人,讓我們無憂無慮地從事這些“公益志業”。


他(她)們也是另一群傻瓜,有道是選您所愛,愛您所選。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令人扼腕的台灣高接梨產業

誠如東勢鎮農會網站所言(詳見http://www.tsfa.org.tw/htm/pear/p1_2_3.htm )台灣的高接梨技術獨步全球,這獨到的技術讓每年北半球的第一個梨子出現在台灣,台灣也因此而出現許多高接梨產區,如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彰化、嘉義、南投、台中、苗栗、新竹、台北。
但高接梨產業卻無法持續於台灣順利發揚光大,甚至近年來還有果農因血本無歸而大砍梨樹的窘境。
一個獨步領先於全球的技術,產期也與他國相錯開,農業技術單位也持續投入資源去開發新品種,我們很不解,為什麼高接梨產業不能成為台灣之光的產業?高接梨產業為什麼不能位台灣帶進一些穩定的外匯收入?
我們知道一些原因,但相信應該還有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
在此,即日起,我們將把我們近年來於全國各地高接梨園所見點滴與格友分享,期望並藉之拋磚引玉,讓這個議題獲得大家的正視,且找出可行對策。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滿山的茶花



冬季的茶園,此刻百花盛開,蜜蜂成群,好不熱鬧。但我們相信應沒有茶農友有心情欣賞這般美景。

育成一個花芽所需資源與能量等同於20個以上的茶芽生長所需,花芽開花授粉變成茶果就更要命了,來年的春茶肯定是曾祖、公、子、孫四代以上同堂了。

開花結果為茶樹正常生理過程,但異常且過量的開花結果將嚴重衝擊茶農的收益與樹勢健康。

該如何避免茶樹異常且過量開花,我們以為不外乎還是要克服茶樹生長環境中種種不利的因素。

茶樹每年7-8月進行花芽分化,遭遇後續的颱風造成物理傷害或根系浸傷、肥水傷害,或長久以來的土壤酸化及肥力失衡問題,肯定於11-12月大開花,有時,連剛種不到8個月的小苗枝條也可能會提早老化成熟而開花。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看到這二張照片,一是草莓,一是茶園,各有各的主人,各以整區同樣的方法、資材、心力、資源來管理,但各園區內還是有一些顯著不同的生長差異狀況。
為什麼有些地方長的好?為什麼有些地方長不好?這時大家就很容易認同即使是相鄰的土地,也會有完全不同的土壤條件。
確實,肇因於顯著的差異土壤條件,致使其上的作物生長狀況差異頗大,而大家也才有望看到這二張照片。這二張照片給我們一個啟示,栽種作物的過程是一門科學,應因地而制宜去看待所有大小事,不要再以人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作物,而應學會與作物溝通,了解其好惡。強迫作物吞下不適合的資材等於是揠苗助長(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47&prev=249&next=244&l=a&fid=15 )。
朋友們下次別再迷信聽說什麼肥料好用、什麼農藥好用的耳聞,最好還是要搞清楚擬用資材的長處與缺點,與真正限制作物生長的原因,再對症來使用各種合適的資材。

不夠肥?



農友來信討論這篇文章(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9&prev=307&next=294 ),他也種草莓,他說我們推薦的肥料量肯定不夠,草莓一定長的不漂亮,以他的經驗,好歹也要在多個5倍的用量。
我們相信他部分所言,關於他所說的肥料用量一定是對的,畢竟那是他的成功經驗,但關於草莓一定長的不漂亮那一段,我們不同意。
在此預告一個消息,大甲溪的旁的草莓神農(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4&prev=299&next=289 ),打算再種個200盆的砂耕盆栽草莓。
砂耕草莓給大家一個體驗,我們體驗到當土壤中無嚴重阻礙時,養分有效率高,施肥量不必多。但是在現實田間環境裡,存在著許多影響肥料有效性的複雜因素(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82&prev=287&next=222&l=f&fid=12 ,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22&prev=282&next=178&l=f&fid=12 ,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57&prev=178&l=f&fid=12 ,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78&prev=126&next=76&l=f&fid=15  ),實際田間的肥料施用量一定會比我們的建議量高出許多,所以這位大哥的質疑我們並不感到驚訝。大家應去用心去思考為什麼我們的理論值與試驗值可以是慣行量的1/5,而不必急著否認我們的推薦量。
只要在土壤緩衝能力與根系能容忍的範圍內,適當增加肥料施用量是具體可行的,但大家還是得正視環保與資源永續的考量。
我們還是得重申,錯用與濫用肥料,將導致嚴重的病蟲害侵擾,並且衝擊產量與品質。

試吃推廣活動


 試吃推廣活動001-漢龍製茶廠 全營養烏龍茶試喝品37公克加上郵資100元
物超所值的冬片茶預告生產。若今年的冬季低溫未干擾過多,應可順利採收;若不幸沒得採,可選擇以明年春茶來替代,或掛號退回原信封袋。
農曆年前始可寄出。意者請掛號寄至 557南投縣竹山鎮福興里鯉南路224號,林煇嚴 先生收,0937290468,付回郵地址信封(不必貼郵票),並夾藏100元紙鈔。
郵寄信封的同時,也請e-mail給我們或留言,以我們免忙中有錯,影響大家權益。
*********************************************************************************

試吃推廣活動002-恒誠有機生態農場 全營養烏龍茶試喝品18公克加上郵資100元
恒誠有機生態農場(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50&prev=110&next=19&l=f&fid=8 )是知名的資深有機茶園,目前由中興大學農產品檢測暨驗證中心負責驗證,有逛過里仁店的朋友應不陌生。
今年的冬茶已上市,有興趣的朋友請來函索取。意者請掛號寄至 557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三段1243號,土壤作物醫生館 全營養推廣小組收,0492639087(農友忙碌由我們代勞),付回郵信封(不必貼郵票),並夾藏100元紙鈔。

郵寄信封的同時,也請e-mail給我們或留言,以我們免忙中有錯,影響大家權益。

試吃品預告

很多網友說,看了我們介紹的全營養農產品很心動,但沒試吃過不知與其他產品有何差異,也不知何處可購得。
最近,我們會儘量要求全省各地與我們配合的農友提供試吃試用樣品,以便大家了解這些產品的特性。
簡而言之,全營養農產品就是符合土壤作物醫生館的規範,能讓消費者獲致“物有所值”滿足感的農產品。
若大家也真滿意其品質,並有採購需求時,請不吝踴躍支持購買。
農友提供樣品,有意索取試吃樣品者請不吝自付郵資或工本費用。
自付郵資或工本費用因各產品狀況而異,將於本部落格逐案說明。
(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307&prev=-1&next=313 )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背負過度期望的草莓


以下內容經當事人同意,願上網與大家分享。
網友寄來幾張照片求診,問及草莓為什麼長不好?他懷疑是青枯病危害。我們不否認青枯病危害的可能性,但照片無法明確看出來,他以快檢法卻不見菌液流,而經過用肥紀錄比對後,我們覺得因肥分過量供應而傷及根系的可能性更大。
他說,大家都說草莓吃重肥,別人下的肥料量比他還多。告訴各位,這通常是農友最容易過量施肥的盲點,所謂別人是誰?是否親眼所見或耳聞?用的是一樣的肥料嗎?是一次下去嗎?土壤條件一樣嗎?生長階段一樣嗎?品種一樣嗎?施肥深度一樣嗎?灌溉水質一樣嗎?他回說怎麼那麼麻煩,下肥要講究那麼多問題?我說,肥料這東西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錯用有機肥,像溫水煮青蛙,傷害屬慢性傷害;錯用化肥,傷害比較直接。不管是甚麼肥,下錯了,誰也無法用吸塵器吸起來回收。
照片裡的草莓原本還蠻快樂的,我們可自其茂盛的根系來驗證這觀點,但不知那一天主人心急或失察,過量施肥造成原本茂盛的根系轉為褐化死亡。
草莓需肥量多少才合理?我們來算算就知道。假設一株草莓開花結果前,每週體重鮮重增加10公克(長新葉+開新根),實際含水量假設為70%,植株含氮(N)量約乾重3%,磷酐(P2O5)約乾重0.5%,氧化鉀(K2O)約乾重2%。
實際吸收氮為10(g)*0.3*0.03=0.09(g),若氮之有效率為30%,每株應施用氮量為0.09(g)/0.3=0.3(g)。
實際吸收磷酐為10(g)*0.3*0.005=0.015(g),若磷之有效率為10%,每株應施用磷酐量為0.015(g)/0.1=0.15(g)。
實際吸收氧化鉀為10(g)*0.3*0.02=0.06(g),若磷之有效率為50%,每株應施用氧化鉀量為0.015(g)/05=0.2(g)。
很多草莓農都說台肥5號不好用,但上述養分需求比例正好與台肥5號(N-K2O5-K2O=16-8-12)一致。當然了,過當施肥、介質栽培或磷鉀過量累積的土壤就不一定適用台肥5號了。
承之前文中所述(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4&prev=-1&next=289 ),水洗砂耕草莓每株每週我們只建議投入不到2公克的台肥43號 (N-K2O5-K2O-MgO=15-15-15-4),其投入的氮、磷酐、氧化鉀分別約為0.3(g)、0.3(g)及0.3(g)。試驗結果正好可呼應上述計算內容。
老話一句,過量施肥是我們常見田間複雜難題的重要根源。上述的根系傷害將導致植株衰弱與嚴重的病蟲害侵擾,屆時噴施再多的農藥也都沒有啥用。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沙漠裡的綠洲-葉面肥威力第二彈

本文介紹的這位朋友是個台灣的業餘農夫,他堅持不露臉,所以不能揭露他的連絡電話。通常是業餘的農夫才會完整配合我們的建議,也才有機會激發出驚人的成果。
他說,在台灣,很多河川中下游的水利地屬於被遺忘的空間,若能變成可用的耕地,或許可減少一些沙塵暴的問題。關於這個論述,我們看法不一,萬一真的可以變成耕地,大家爭相開墾,搞不好沙塵暴會更嚴重。但若可開發出甚麼技術讓不毛之地綠化成公園或草地,倒是真有機會減少一些沙塵暴。
他住大甲溪旁,當地有很多洗砂場,看著滾滾的黃砂飛揚,一直期望能利用這些水洗砂來栽培作物,這種砂太乾淨了,乾淨到一點肥分都沒有,連雜草都長不出來。他還認為貧瘠的砂好歹暫時沒有病蟲害的威脅,他給了我們這個挑戰,而我們也樂於研究一下。
所有經過的人都當他是傻子,沒有人相信他可種出東西來。很奇怪,幾乎大家都說,該埋一些雞糞才夠肥。
他選擇了當令的高麗菜與草莓。我們以為在這個環境中,因養分貧瘠、有機質不足、比熱極小、無活躍的微生物相、水分保持不易,作物不易栽培,換言之,只要將上述限制因子各個擊破,問題就搞定了。
這位大哥,家住台北,工作因素暫居台中。自從實驗開始,每周六回台北,周日就要趕到台中來幫試驗場的作物澆水。因應實際狀況需求,我們建議他把草莓種在盆子理,介質一樣使用水洗河砂,但高麗菜就可直接種在水洗砂堆上。
我們以葉面肥持續少量多次供應正確比例養分,底下的砂對水與肥的緩衝能力極差,就只能單純地視為根系固著的介質,因此,下肥在底下時要很小心。
草莓自苗期起,每5-7天噴施乙次葉面肥,每周每盆根系範圍塞入3粒43號的肥料粒。
高麗菜自苗期起,每5-7天噴施乙次葉面肥,包葉後每2-3天乙次,每周每盆根系範圍塞入5粒43號的肥料粒。

歲月如梭,草莓花開了、結果了、高麗菜也上桌了,長的比職業農友田裡的作物還健康還漂亮,而且未使用化學農藥(只使用過蘇力菌),現在沒有人敢笑他是傻子了,反而還會過來“指點”一下,深怕自己與這般結果完全不相關。
試驗結論如下。
1. 以水耕的觀念,藉葉面肥之便,寸草不生水洗砂堆還是有望長出高品質作物。
2. 乾淨的砂,在使用初期確實沒有病蟲草害的威脅。
3. 作物需肥真的不必太多,但要多用心就是。

草生栽培的好處


很多農友都聽過草生栽培,但大家都對草生栽培信心不足,不外乎是“習慣”與“過度擔憂”。
以下概略說明草生栽培之利與弊。
先說其利。
1. 免費有機肥,可補充有機質並改善土壤物理、化學、生物性質。
2. 緩衝根系環境的激烈變化。
3. 滋養在地化微生物。
4. 水土保持。



續說其弊。
1. 可能有與作物競爭生存資源的可能性。我們以為這邊說的資源是指空間與陽光,不包含肥料。農友不必太吝嗇田間雜草的肥分競爭,一般而嚴,流失的肥料與過當施肥浪費的肥料肯定遠多於被雜草競爭者,更何況雜草生命結束後,它還會歸還土地。
2. 可能會有栽培作物的危害生物棲避於草叢。
3. 某些特定雜草可能會對栽培作物有毒他作用。

上方照片上為梨山某茶園,因土壤鈣含量過高、有機質不足、pH高達7.2,茶樹生長不良,栽種後5年內沒讓園主收過半毛錢。
很多專家都曾受邀親臨該茶園,很遺憾地一直苦無正解。97年初,土壤作物醫生團隊臨危受命,接下這個棘手的案子。
您可看到,左右二邊的差異,您相信嗎?我們當初提出改善計畫的第一步就是翻掉並撤走照片中那些高檔的抑草蓆。園主說,當初就是因為茶長不好,日益衰弱,怕草盛茶苗衰才花大錢蓋上抑草蓆,我們居然要他翻掉,他快發瘋了。
我們的邏輯很簡單,草根性與適應能力最強的雜草都長不好了,嬌貴的青心烏龍也沒啥指望了。
他很不甘心地翻掉抑草蓆,還好,6個月後讓他收到第一批的茶。當然了,草生栽培只是我們的改善手段之一,但若園主沒有狠下心來配合草生栽培,這個案子也做不下去。前次所言的皺皮火龍果(詳如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42&prev=175&l=f&fid=5 )因草生栽培後也已獲得改善。
草生栽培不是放任雜草叢生而是“以夷制夷”。具體方法改天再聊。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令農友困擾的犁底層

長久耕作的土壤下會有一密實的層次,既不透水也不透氣,因為不在例行耕犁活動所能破壞的深度範圍內,這個層次會越來越硬,越來越密實,越來越不透水,也越來越不透氣。我們稱之為犁底層。
作物的根系有粗細之分。粗根系大多只是提供物理機械支持或養分的貯庫功能,細根系可視為作物的小腸,是作物吸肥吸水的重點位置(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prev=76&next=23&l=f&fid=15 )。
當土壤層下沒有犁底層且作物正常生長時,粗根系往下長,細根系也會跟著往下伸展,全剖面都可見粗細根系均勻分布。若土壤層下出現犁底層,作物的粗根系的活動範圍通常也僅限於犁底層之上,細根系則會集中於土表位置。
淺化的細根系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舉凡氣溫冷、熱、空氣溼乾、施肥過量、殺草劑傷害…等都會對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物光是應付根系敏感的麻煩問題就耗去它絕大多數的能量與資源,很難正常生長,更難以滿足主人的收成預期。

圖為種了27年的金萱茶樹,根系淺化(約略只限於表土下20CM的範圍),您可預期當初它遭遇了很多的麻煩,無法順利生長,主人只好忍痛移除重植。我們曾於武陵農場,見過同樣的品種,在有效土層厚又肥沃的狀況下,細根系可達3米深。



上述的那批茶樹雖被主人移除並重植新的茶苗了,但土層底下當初限制根群發展的犂底層若未被考慮改善時,我們可預期3年後,新栽茶樹再次遇到犂底層時,歷史將再重演。

又黏又Q的土壤

 關於麻糬,不知大家認識多少?好吃的麻糬,QQ有嚼勁,嚼食之間還帶有米香。剛做好的麻糬,是一整個高黏度的糯米飯糊,應該沒有人可一口吃下, 而且即使再怎麼有米香,還是不免要添加一些佐味料,例如芝麻粉或花生粉。
我們可把麻糬用手剝離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而這些被剝離的小塊麻糬還是帶有相當的黏性,很容易粘黏於食器上,若它們再次相遇時又會黏成一大團。
若我們在小麻糬表面上裹上花生粉,除了看起來更令人有食慾,也不容易有粘黏的問題。

這個比喻關土壤啥事?台灣許多農地土壤就像麻糬一樣黏,甚至更黏,這種土壤通常會讓作物遭遇根系無法呼吸、無法吸水、限制有效土層深度、淺化根系…等問題。
這類土壤通常伴隨有溼黏乾硬、有機質不足、微生物相活力不佳的問題。
很多農友常問“我們每年都有耕犁土地,土壤怎麼還會那麼黏又硬?”當黏、砏質地土壤缺少有機質時,就容易會溼黏乾硬,就像又Q又黏的麻糬缺少表面的那層花生粉,即使強力分離後,過不久又是一整塊黏重的土壤或麻糬。
台灣地區高溫多溼,耕地利用頻繁,有機質的氧化作用旺盛,過當或不必要的耕犁,反而會把土壤裡的有機質挖出來吹風淋雨,進而會加惡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容易改善,但也不至於束手無策,我們將於後續慢慢討論。

科技與人性


我們這一群人最常被懷疑的是“我肥料農藥下的比您們建議還多還貴,憑甚麼您會確認減肥減藥後,農作的產量品質會提升?”
我們看到,許多農友在投入高昂的生產成本後,且擔心無法達到預期獲利目標時,即使他知道原來的方法效益不彰,通常還是寧願選擇重蹈覆轍,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原來的這條路好歹會有一些基本的溫飽。
新的方法代表新的風險,他不見得有能力承擔,他通常如是擔憂。尤其當周遭農友都是保守以待,新的觀念與方法就更難進入這個地域。
勇敢的女孩(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88&prev=236&next=96&l=f&fid=7 )揭露了這類觀念對抗的血淚,她正在對抗傳習已久的陋規,但大家卻錯看她為異類,殊不知未來有望讓舉村翻身的善良機會種子就在她身上。
有句廣告詞說科技始於人性,我們實在是很難了解這句話的內涵,姑且不理會。
而在農業工作的領域裡,我們這群人所面對的人性問題通常遠困難於技術性的問題。
誠如之前所論述,我們一直以為農業是一種高科技產業,但卻是由一群最沒準備的人在操作。我們無力立即改變這個局面,但仍持續地在各處各角落盡力發揮我們微弱的影響力。當面對無法改變的人或事,我們只好無奈地當他是彼此的緣分不足、福報不夠、時候未到吧。而較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發現,這幾年來,隨著新生代的農友與知識、技術進入農村,正面的影響力正推動著傳統農業的革命,但我們還是覺得改革速度慢了一些,知識與技術支援的資源仍嫌不足。
檢討一下,所謂的人性問題為何?
我們概述如下。
1. 對未來的不確定。
2. 對科學認知不足。
3. 超乎合理的邏輯的貪婪妄求。
4. 長久蒙受失敗而失去創新改革的勇氣。
感謝長久以來,所有曾讓我們流血流汗的田間歷練與農友無私的交流,我們得以被砥礪,得以獲致目前成就。然而,我們雖擁有具體可行的各種農業技術,並且數不清的成功實蹟,但當我們熱心推廣於田間時,農友不願踏出第一步去配合時,一切都還是空談。
相較於複雜的人性問題,關於作物的所有問題,反而還顯得比較簡單。真希望在未來,我們能更深入地搞懂人性。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N.D.=沒毒?!

很多通路商都要求農友提具第三公正實驗室背書的N.D.檢驗報告,農友也以取得N.D.資格為榮。
農友以取得N.D.資格為榮是好事,但通路商著實不需以的N.D.報告為採購的必要條件,除非是管制非推薦用藥或買賣有機農產品者。而通路商的選擇畢竟來自於輿論與消費者意識的壓力,但N.D.真的就代表安全無毒嗎?我們只能說,絕大多數的常態,食用N.D.測值的農產品應該不會死人。
N.D.乃None detected的縮寫,從英文字義上看來,這是一個過去被動完成式的句子,完整原句應該說成“依特定的成分提取方法與儀器來測定某樣品時,並未檢測到特定目標的化學成分。”
我們從邏輯上可以合理懷疑與想像,如果儀器不能辨識某特定的化學物質時,或成分提取方法破壞特定目標化學成分到無法辨識時,這個N.D.並不見得真的代表樣品中沒有任何特定的農藥成分。
N.D.只能代表依特定的成分提取方法與儀器來測定某樣品時,並未檢測到特定目標的化學成分,前提是檢測項目落於儀器所能辨識的特定化學物質群範圍內,且成分提取方法未破壞特定目標化學成分到無法辨識時或即使其中含有某農藥成分但其含量已低於儀器所能判讀的偵測極限。
簡而言之,不要太吹捧與強求生產者去達成N.D.,現代科學昌明,儀器發達,即使完全不用藥,欲達成N.D.也會越來越難。

生雞糞肥的代替品

網友問及是否有生雞糞肥的代替品?雞糞有空氣污染的問題,易滋生蒼蠅,還有地下蟲和一些病害的產生與傳播,但便宜、肥力高、且常用於蔬菜的基肥,不想繼續使用但卻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替代品。
氧氣對人體很重要缺氧會死,吸入氧氣太多也會氧中毒。水分對人體很重要缺水會死,攝入水分太多也會水中毒。
菜刀是工具也可以用來砍人。
回來看雞糞,下述為雞糞的壞處。
1.雞糞(市售品多為乾燥脫水雞糞,遇水始發酵)很臭,易孳生蒼蠅,其中重金屬銅鋅也偏高。
2.其鈉含量也不低,已超過作物需求,甚至會造成電導度逆境。
3.養分組成以氮為主,不適合作物全期使用。
4.易造成大家的誤解。施用雞糞作物的營養生長會很旺盛,容易讓栽培者有“作物生長良好”的錯覺,其實那是“虛胖”,且後患無窮。
5.雞糞尚殘餘些許簡單蛋白質、胺基酸與醣分,施用後有機會滋生線蟲。
6.雞糞發酵時的代謝物質、氧氣競爭與產生熱能對植物戕害頗深。
7.可能有殘存動物用藥的問題。
8.使用雞糞不一定比較便宜。
再來談談雞糞的好處
1. 台灣雞糞約含1%速效氮,3%中速效氮,2%緩效氮,所以不失為一肥效良好且穩定氮肥(國情不一,條件不一,成效不一定一樣)。
2. 施用雞糞有資源再生回收的意義。
3. 可作為作物確實缺氮、缺銅、缺鋅時的營養補充品。
雞糞不是不能用,若了解上述各點,應該就能聰明使用雞糞。同樣的,我們想像中的雞糞其他替代物同樣也有其優缺點與風險。但因文字往來間,我們無法明確掌握實際狀況,請恕我們無法提出完整的替代品建議。
若單純只是想以雞糞來補充氮肥,那被大家污名化的化學肥料,如尿素、硫酸銨(大家都錯怪化肥汙染環境,其實是人的腦袋污染環境)反而還是安全、經濟又衛生的選擇。而化肥濃度高,有道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使用上更需小心掌握用量才是。

青蔥軟腐病


彰化溪湖網友問及在6月~9月時,青蔥感染嚴重的軟腐病,是不是與氣候太熱有關?明年該要什麼方法可以預防?有沒有什麼消毒藥水可以在種植前淹水灌注消滅所有細菌?這樣會不會把土壤的一些有益的物質也一起消滅嗎? 可以把市面上的複合肥料加水溶化來當液肥或葉面肥來使用嗎?

青蔥軟腐病其病原菌為Erwinia chrysanthemi ,專門侵犯植物細胞的果膠質層,而該病原菌為多犯性菌種,於田間多雨潮濕季節且氣溫25~32℃時,有利於本病之發生,病原菌可長久存活於土壤中越冬,並由土壤傳染,所以發病大都由地際之下位葉葉柄或地面附近開始。除了土壤可為本病之感染源外,種苗病原菌可經由傷口侵入,故強風後或中耕後罹病率會增加。另外,亦可藉由種子、昆蟲、灌溉水、農具及空氣中之懸浮粒而傳播至寄主植物。
千萬不要指望用什麼土壤消毒劑來灌注以達成全面消毒的目的,那效果很差而且成本很高。確實也會嚴重抑制土壤維生物的活性,並使之單調化。
處理此類細菌性病害用藥不外乎就是銅劑或抗生素之類的藥品,但銅劑只能做為保護用藥,對已發病危害者無效,且會影響口感;而抗生素雖有治療效果,但長期倚賴後發生病原菌的抗藥能力與後續進入人體內對人身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我們以為應加強鈣硼的適當補給,讓果膠質層強化,並適時鈍化Erwinia chrysanthemi的果膠層分解酵素。溪湖地區土壤鈣含量應不少,但作物在高溫時還是會缺鈣,特別是高溫多溼或根系存在特定障礙時,氮素會過量攝取,成就Erwinia chrysanthemi入侵的良好條件。
建議檢討一下當時是不是存在著一些不利於根系正常吸收養分的逆境,例如:有機質不足、通氣排水不良、土壤養分失衡、根系溫度過高、殺草劑傷根、過量施用氮肥、灌溉水含氮過高、根瘤線蟲、根蟎…等問題。這些問題會讓養分吸收失衡,最後造成作物細胞果膠質層脆弱。
此外,過量施藥也會傷害青蔥表面的粉霧狀蠟質層,讓病原菌入侵門戶大開,特別是乳劑型態者。若有機會,種植一期水稻,淹過水應該也有助益於病害族群數的抑制。
當土壤存在特定障礙時,葉面施肥是最有效的手段(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28&prev=230&next=225&l=f&fid=15 ),但是還得確認當時的狀況並選擇合適的產品。我們的團隊有針對此類狀況所設計的因應產品與對策,肇因各田間狀況變數頗多,無法於本文內簡要說明,歡迎有興趣者與我們連繫並進一步了解。

為什麼殘毒過量?

農友來信論及他的茶葉被檢出益達胺,雖是茶樹推薦用藥,但殘留量略高於法定容許標準,衍生出一些消費糾紛。
經比對用藥紀錄後我們找出問題,而這也是大家常見的盲點因此在此廣告一下。
大部分的農友對用藥選擇已具一定水準了,用藥的種類、防治對象、稀釋倍數、安全採收期前置量都抓準了,但是單位面積施藥量卻抓不準,往往都是過量或是單位面積內噴藥不均勻。
請注意,全園的單位面積的施藥量超過推薦量時,或因施藥不均而造成局部單位面積的施藥量超過推薦量時都會讓殘毒偏高風險大增,即使是藥的種類、防治對象、稀釋倍數、安全採收期前置量完全符合規範。

產銷履歷與驗證的意義

 有些農友抱怨加入產銷履歷驗證與有機農產品驗證很麻煩,要寫的文書工作很多,很困擾。
也有朋友表示,消費者與通路商也越來越肯定這些制度的價值,但要農友提筆寫字有時又比提起鋤頭還難,聽說還有應運而生的代書工作。
有人說只要政府嚴格抽檢農產品的農藥殘毒,嚴格開罰就好了,幹嘛弄個甚麼履歷制度。
我們不否認嚴格抽查、嚴格開罰的阻嚇功效。但要政府捨棄履歷制度,而編列預算嚴格抽查、嚴格開罰,這樣的效益不高,浪費國家資源,我們不贊同。
而我們肯定履歷制度,更欣慰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與通路商肯定這些制度的價值。
產銷履歷制度概念的濫觴,應始於1985年4月英國肯特郡發現第一頭有紀錄之「牛的海綿樣腦病變(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簡稱 BSE)」的牛隻,該病症在1986年也造成英國約16萬5千頭牛隻死亡。因此1990年英國政府成立狂牛症研究調查委員會追溯病源,發展出產銷履歷制度雛形。簡而言之,產銷履歷制度的設計是用以追溯問題病防範問題發生的制度。
在我們眼中,產銷履歷制度存在著以下的價值。
對消費者主要價值:
一、提升產品的信賴度
‧可確保生產、加工、流通至餐桌的所有產銷過程是安全且透明化的。
‧透過食品可追溯制度,可防止標示與資訊的誤認,有助於交易公平化,明確各階段相關工作單位之責任。
二、降低食品風險之危害
‧發生無法預期的食品安全性等事故時,透過追溯已記錄的產銷流通過程,可迅速回收,並容易探索其原因,避免有問題的產品繼續在市場上流通。
對生產者主要價值:可有效提昇產品生產及經營技術的效率
‧導入農品產銷履歷制度,生產者必須依照農產品標準作業規範TGAP,從事生產經營管理,並將之文書記錄化。這些看似流水帳的文書記錄也常被我們用以診斷農友作物栽培問題的寶貴資料。您相信嗎?只要給我們農地的海拔、作物、遠觀照片、障礙問題微觀照片、所在地,搭配詳實的操作文書記錄,我們即使無法親臨現場也可輕鬆地找出十之八九的問題點;但少了詳實的操作文書記錄,我們就要很小心了。
所以農友,只要了解履歷制度的上述價值,農友就不會再把履歷制度當成寒暑假作業或沉重負擔來看待。
最後一提,在多數農友的產品未進入履歷制度時,優先導入履歷制度確實會讓產品有特殊化的效果,但當越來越多農友參與履歷制度後,產品特殊化的效益將逐漸減低。換言之,不要期望導入產銷履歷後能增加多少收益,反而要積極地找出田間作物生長障礙,有效提高生產效益才是。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抗雨水的緩效肥料

 網友問及,風不調雨不順,下肥後的肥效很難控制,該如何是好?
感謝這位農友的細心,這是一個觀察入微的角度,也是多數農友的難題,也等同於代替這些農友來發問。
我們很早以前也注意到這個趨勢,但市售所謂的“緩效肥料”都是以物理壓力緊實造粒或樹脂、澱粉、高分子多層裹覆來達到緩效釋放肥分的設計,大多是進口貨,不見得針對台灣設計(台灣是小眾市場),價格通常很高昂,且肥分釋放不一定很穩定。
針對這一個問題,我們提出另一角度的解決對策,“只要讓肥料粒穿上雨衣”就好了,這層雨衣並非完全隔水,可視為放線菌絲的紡織品,可避免雨水與陽光對肥料的直接影響,而肥料粒內的成分可穩定緩效釋放。
我們委託工廠在肥料內添加了放線菌的誘導配方,施用後2-3天後,放線菌絲自土壤內生出完整地裹覆肥料粒,放線菌絲略防水,大雨後的涇流水不易把肥料粒沖走,雨水也無法直接撞擊肥料粒,只能溼潤浸透肥料粒,因而達到緩效釋肥的目的。此外這些放線菌還能兼顧線蟲族群數控制與土壤微生物相活化的效果。
這個產品還添加藍綠藻誘導配方,可以把空氣中的氮氣資源轉成氮肥資源,但這個功能須在日照充足處才能展現。
這種技術可讓肥料穩定釋放,天候的影響也會降低許多。
這種技術在我們今年不知春的冬茶改善案例中,貢獻不少。(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03&prev=210&next=193&l=a&fid=6)。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農藥=毒藥 !?

LD50是毒性試驗後所得用已評估化學物質急毒性的統計分析結果,意指造成百分之五十大鼠或其它替代實驗動物死亡的劑量, LD50是一種評估毒性高低的參考標準,它只代表接受實驗的動物,每公斤體重承受到特定劑量後,會有一半的致死機率,這個參考值,對於人或其它動物也許又不同,但因為沒有以人類為試驗動物的毒性測試,所以一般都會以LD50(大鼠或白兔)來評估毒性。
簡而言之,一般相信,LD50越低,則可視為對人類的急毒性越高。以下列舉幾種化學農藥的物值表LD50列表,您會發現一些事實。(LD50內容摘要自孫岩章博士研討會講義)
鋅錳乃浦 LD50(白鼠) >5000 mg/kg 古老殺菌劑
腐絕 LD50(白鼠) 3100 mg/kg 採後處理劑
三泰芬 LD50(白鼠) 1000 mg/kg 系統殺菌劑
亞托敏 LD50(白鼠) >5000 mg/kg 殺菌劑
百克敏 LD50(白鼠) >5000 mg/kg 殺菌劑
鏈黴素 LD50(白鼠) 9000 mg/kg 殺菌劑,兼人醫用藥
四環黴素 LD50(白鼠) 6443 mg/kg 殺菌劑,兼人醫用藥
馬拉松 LD50(白鼠) 2800 mg/kg 有機磷殺蟲劑
加保扶 LD50(白鼠) 8 mg/kg 劇毒殺蟲劑
安丹 LD50(白鼠) 500 mg/kg 輕毒殺蟲劑
賜諾殺 LD50(白鼠) >5000 mg/kg 抗生素
百利普芬 LD50(白鼠) >5000 mg/kg 抗生素
嘉磷塞 LD50(白鼠) >5000 mg/kg 有機磷殺草劑
氯化鈉 LD50(白鼠) 2500 mg/kg 廚房裡的食鹽
沒錯,很多廚房裡的食鹽比部分農藥的急毒性還高,包含令人聞之色變的有機磷。此外,還有一些農藥與我們喉嚨痛時的服用藥成分一致。
用藥不是壞事,亂用藥、不懂藥才會有問題。關於農藥使用,您可參考下網址
http://www.tactri.gov.tw/htdocs/agripp/tomato/index.asp
作物栽培過程中難免會有病蟲害侵擾的問題,除非是有機農戶,否則我們建議沒有必要刻意去排斥使用農藥,但施用者應了解合理用藥是農友栽培管理過程中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方便農友對系統穩定性的掌握。關於病蟲害發生邏輯,及其發生前與後的防堵作為,您可參考下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76&prev=78&next=29&l=f&fid=15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53&next=126&l=f&fid=15
病蟲害的發生前與後,其實還有很多可操知在人的防範與補救工作,這些作為不見得會動用到農藥,且可對病蟲害有良好的防堵成效。
我們寫了這篇文章,不是鼓吹大量使用農藥,而是希望大家能理智看待農業用藥。
最後一提,看待農藥毒性不能只有比較其急毒性(LD50),還須看待其他累積毒性、致腫瘤、致畸胎性或其他環境影響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孫岩章,植物醫生與優良處方研討會論文集,pp.13,民國98年。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小孩、狗與作物



不知您有沒有經驗?養狗養小孩,茶、飯推到他們前面,想吃的就吃光光,不想吃的就留一堆,或頭也不回,快跑逃離現場。
作物就不一樣了,您給什麼,他們就得逆來順受,照單全收,反正他們想跑也跑不掉。
但逆來順受,照單全收之後,他們還有福氣來享受嗎?通常是沒有。至少我們遇到的都是無福消受才會找我們支援。
不正確的管理與關照,會衍生出很多土壤的毛病,甚麼是土壤的毛病?(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22&prev=225&next=219 )當一片農園越做越辛苦,越來越不賺錢,越來越沒效益時,真的就好好檢討,是不是管理與關照的方向出了什麼問題。
作物其實與小孩、狗一樣,也會表達他們的好惡,只是您看得懂或看不懂,該如何察知他們的好惡?您可以自作物全株的顏色型態與光澤去進行完整的溝通。
聽懂作物表達的好惡,農友就不會亂花錢卻又鑽不到錢,消肥者就會買到更物有所值的好產品,土地也得以永續經營。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政府的德政?

這是一篇會惹人爭議的文章,我們沒有惡意,只是要釐清一些事實,讓大家珍惜資源,不要恣意污染環境。
很多因素讓我們的肥料價格離譜地違背合理的經濟交易原則。簡而言之,政府控制肥料價格,不准肥料上漲到應有的物價水準。
您可以看看上方的剪報內容。沒錯,連自產尿素的中國,農民購得尿素的成本都比不生產尿素的台灣還高。此刻,中國農民的收入應該是遠低於台灣農民。
話說是控制價格以保護農民,但我們認為這反而害了台灣農民,害了台灣農業,讓台灣農業無法正常發展。

在我們走訪全台各地的田間案例中,因施肥過當所造成的生長不正常、品質產量劣化、病蟲害失控、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占了所有案例的絕大多數。

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未來,不管您的品質好壞良莠,沒有品牌的農產品等同於地攤貨,但品質、產量、安全不穩定的農產品如何經營品牌呢?(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96&prev=188&next=12&l=f&fid=7 )
肥料太便宜,讓農友無異間浪費了資源,讓台灣農業回歸正常面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
但是那一政黨有本事把肥料價格調漲回歸正常面呢?

萬物之靈的人類

有些事情沒有用心去比較,我們看不出它的嚴重性,一但找到具體數字佐證時,我們常常會嚇一跳。
假設把地球開始至今以24小時來比擬,午夜前2秒北京人才剛出現。2秒內,我們已把地球搞得如此的混亂,恐龍出現只有52秒,破壞力應該還比不上人類。
若不小心,農業其實也會是一種高污染的產業,而這種污染來的無聲無息,來的不快,且大家似乎還能比較容忍這般的污染。

關於我們對有機農業的支持立場

網友問及土壤作物醫生團隊左批有機法規,右讚揚化學肥料,是不是反對台灣推行有機法規?
這真是誤會大了,事實上我們眾多輔導的客戶中也有很多是執行有機農法的客戶。不過非常感謝這位朋友,用另一角度檢視我們的立場,並讓我們的立場更明確化。
土壤作物醫生團隊推行的“全營養栽培方式”(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0&prev=19&l=f&fid=8,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9&prev=50&next=10&l=f&fid=8)可以應用於有機農法,或慣行農法,它是一種科學邏輯的配套措施,不吹捧任何產品,只是把對的東西應用在正確合適的場合。若客戶是有機農戶,所用資材與方法要符合其所轄驗證單位基準、環保法規、衛生法規與有機法規;若是慣行者,只要符合環保法規、衛生法規與吉園圃規範即可。相較於有機農法,慣行栽培所能應用的方法與資材較為靈活許多。
我們非常認同有機農業,肯定有機農業為台灣農業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方向之一,團隊內也有很多人具有機稽核員的身分。但我們反對偽善的有機農業,這不利於消費者、農友與環境永續經營,只利於產品通路商。
什麼是偽善的有機?其實這與我們的法規設計有關(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2&prev=96&l=f&fid=7)。
我們列舉如下:
  • 允許有機農友使用有機肥,卻不管制單位面積內氮肥的使用量(慣行農業也有這個問題,這會造成地下水資源內硝酸態氮的嚴重污染(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93&next=191&l=d&fid=15 )。
  • 錯誤認知所造成的輿論壓力,往往可輕易顛覆專業決策方向。例如之前擬推動的5%法定下限的農藥殘毒容許量,因消費團體的異議而立即退卻,不見官員持續溝通。這個決定,把很多有意願從事有機農業的生產者無法順利取得法規資格。
  • 受限於資材與方法,有機農友於田間遭遇的難題比慣行者還多,但實際下田持續輔導農友的專業人力與資源還是嫌少。
最後我們想拋出一些思考的議題,大家可以想一想。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葉面肥的威力


不要全然相信我們說的,看看照片告訴您的事實。
圖中的扁浦於農曆年後冒出土,從此展開他傳奇的一生。
這是一株茄、豆園內被疏忽的野生扁浦,因隨機進入園區的種子而萌發,園主也沒刻意去鏟除之,任其自然生活了7個月,且不受園主刻意照顧,因此,也沒被刻意下過肥(沒有因蒙受求好心切而被亂下肥的狀況),根系的限制因子其實不多。

原本的植株壽命也應走到其極限了,園主也懶得把枯萎乾黃的藤蔓移除,最近,園主發現他好像新芽還有一點綠意,園主只有在管理豆子時,順便隨意噴個葉面肥,10天的時間換他如此盎然生機,甚至還比其他刻意栽培者還長的好,即使現在不是扁浦當令的夏天。
您可以看到,枯萎的中段,雖然葉片掉光了,其維管束應該還很健康、且順暢。給了正確的葉面肥後,他又是一條好漢,繼續開花結果。

為什麼有機茶較耐泡?是不是有機茶較有能量?

網友問及這個問題,回覆於此。
這個問題很複雜,我們還是以簡單的圖來討論這個複雜的問題。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3&l=f&fid=15
假設您人在台中,您想去台北,您往南出發,手中有紅鬃烈馬法拉利一部與腳踏車一輛,在出發方向選擇錯誤的前提之下,您以為使用那一種工具會有較令人錯愕且矯正代價高昂的結果?
古有明言,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化學肥料成分濃度高就像法拉利效率極高,有機肥料成分濃度低就像腳踏車速率慢一些。成分濃度高,單位面積的使用量很難準確控制,不小心就傷及根系、一陣大雨就不見了、不小心就過量了。
反觀有機肥肥分雖低,但釋肥速率慢,不易傷及根系,除非完全被水沖走,否則可穩地持續供應作物所需養分。
一公斤的尿素所含純氮約略等同於7公斤的黃豆粕或2公斤的硫酸銨。要農友在一分地上均勻施用7公斤的黃豆粕非常不容易:若要農友在一分地上均勻施用1公斤的尿素或2公斤的硫酸銨,更是困難。操作技術上不是不可行,只要用心一定辦的到。
化學肥料濃度高且速效,加上價格不合理的便宜,農友不小心就會在土壤內施用過量的化肥。台灣大部農地位處亞熱帶、高溫多雨、淋洗旺盛、複耕指數高、土壤有機質不足、根系淺化、作物衰弱,不懂化學肥料的農友通常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加上一些商業化的垃圾文章,化學肥料自此被嚴重污名化。
話說回來,有多少人懂化學肥料呢?這是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
所謂的“能量”,我們以為可視為作物是否健康快樂的一種指標,就像工作沒壓力、天天吃飽、睡好、身心愉快、老婆溫柔、孩子乖、老闆不急,我們也會隨時充滿活力與能量。換言之,“能量”與我們所言的“有機養分”成正相關。
作物衰弱時,有機養分開銷大且入不敷出,也通常會被過度關注而過量施肥或噴藥,容易讓人聯想成施肥或噴藥的負面影響。
所以這件事,錯不在化肥或農藥,而是錯再亂用或濫用的思維與作法。
您相信嗎?高山茶農迷信的“黃豆葒”茶香,我們善用尿素也辦得到。
在正確使用化學肥料的前提之下,作物也會很有能量,因為我們也曾以盲樣去找知名特異人士發功來測試,很不幸的,大師他分不出孰為完全有機栽培者或孰為慣行(雖有用化肥與農藥,但是在我們的規範之下執行)栽培者。
我們無意挑戰知名權威,只是提供大家另一角度來了解問題。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使用葉面肥應有的思維



試想一條通往山上唯一的蜿蜒山路,因風災而斷了,山上山下的所有交流在一瞬間成了斷路。山下的物資急著送上山,山上的老弱婦孺急著下山,您以為最有效的方法為何?
急著想要修好山路,卻需耗費一段時間,短時間很難順利修好。如同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內容一般,直昇機還是最有效且快速的方法,但直昇機酬載量有限,且成本高昂。
世界上沒有隨時都能保持完美的生長介質,這些介質原有的不完美常會影響嚴重作物對養分的利用效率,加上變化多端的氣候因子,作物很難如其所願得到該得到的正確養分補給,通常都是過多、不足或比例失衡的狀況,別小看這些意外的小狀況,日積月累後,會讓作物體內養分組成嚴重失衡,衍生很多問題(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3&prev=29&l=f&fid=15)。
土壤內存在這限制養分有效性的限制因子,但一時無法改善這些限制因子,葉面肥就向天降神兵一般,正確且有效地提供植物合適的養分,化解關鍵時間內的斷糧斷炊危機(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25&next=219&l=f&fid=15)。我們再次強調,關鍵時間內,正確使用葉面肥,除了基本的肥效外,還能獲致病蟲害防治與生長調節的效果,即使其中完全不含農藥、生長調節劑或荷爾蒙。
但如同動用直升機一般,資源應花在刀口上。農友應明確地搞清楚需噴施那些葉面肥以化解眼前的作物養分迫切缺乏危機,否則,亂噴一通反而適得其反,缺的會更匱乏,多的會更浮濫。
最後,噴施葉面肥有效,不要太高興,這代表以往的肥料無法正確且適時地自根系往上輸送,還是要趕快找出究竟原因,並設法改善,葉面肥只是應急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