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東勢鎮農會網站所言(詳見http://www.tsfa.org.tw/htm/pear/p1_2_3.htm )台灣的高接梨技術獨步全球,這獨到的技術讓每年北半球的第一個梨子出現在台灣,台灣也因此而出現許多高接梨產區,如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彰化、嘉義、南投、台中、苗栗、新竹、台北。
但高接梨產業卻無法持續於台灣順利發揚光大,甚至近年來還有果農因血本無歸而大砍梨樹的窘境。
一個獨步領先於全球的技術,產期也與他國相錯開,農業技術單位也持續投入資源去開發新品種,我們很不解,為什麼高接梨產業不能成為台灣之光的產業?高接梨產業為什麼不能位台灣帶進一些穩定的外匯收入?
我們知道一些原因,但相信應該還有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
在此,即日起,我們將把我們近年來於全國各地高接梨園所見點滴與格友分享,期望並藉之拋磚引玉,讓這個議題獲得大家的正視,且找出可行對策。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滿山的茶花
冬季的茶園,此刻百花盛開,蜜蜂成群,好不熱鬧。但我們相信應沒有茶農友有心情欣賞這般美景。
育成一個花芽所需資源與能量等同於20個以上的茶芽生長所需,花芽開花授粉變成茶果就更要命了,來年的春茶肯定是曾祖、公、子、孫四代以上同堂了。
開花結果為茶樹正常生理過程,但異常且過量的開花結果將嚴重衝擊茶農的收益與樹勢健康。
該如何避免茶樹異常且過量開花,我們以為不外乎還是要克服茶樹生長環境中種種不利的因素。
茶樹每年7-8月進行花芽分化,遭遇後續的颱風造成物理傷害或根系浸傷、肥水傷害,或長久以來的土壤酸化及肥力失衡問題,肯定於11-12月大開花,有時,連剛種不到8個月的小苗枝條也可能會提早老化成熟而開花。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看到這二張照片,一是草莓,一是茶園,各有各的主人,各以整區同樣的方法、資材、心力、資源來管理,但各園區內還是有一些顯著不同的生長差異狀況。
為什麼有些地方長的好?為什麼有些地方長不好?這時大家就很容易認同即使是相鄰的土地,也會有完全不同的土壤條件。
確實,肇因於顯著的差異土壤條件,致使其上的作物生長狀況差異頗大,而大家也才有望看到這二張照片。這二張照片給我們一個啟示,栽種作物的過程是一門科學,應因地而制宜去看待所有大小事,不要再以人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作物,而應學會與作物溝通,了解其好惡。強迫作物吞下不適合的資材等於是揠苗助長(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47&prev=249&next=244&l=a&fid=15 )。
朋友們下次別再迷信聽說什麼肥料好用、什麼農藥好用的耳聞,最好還是要搞清楚擬用資材的長處與缺點,與真正限制作物生長的原因,再對症來使用各種合適的資材。
不夠肥?
農友來信討論這篇文章(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9&prev=307&next=294 ),他也種草莓,他說我們推薦的肥料量肯定不夠,草莓一定長的不漂亮,以他的經驗,好歹也要在多個5倍的用量。
我們相信他部分所言,關於他所說的肥料用量一定是對的,畢竟那是他的成功經驗,但關於草莓一定長的不漂亮那一段,我們不同意。
在此預告一個消息,大甲溪的旁的草莓神農(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4&prev=299&next=289 ),打算再種個200盆的砂耕盆栽草莓。
砂耕草莓給大家一個體驗,我們體驗到當土壤中無嚴重阻礙時,養分有效率高,施肥量不必多。但是在現實田間環境裡,存在著許多影響肥料有效性的複雜因素(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82&prev=287&next=222&l=f&fid=12 ,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22&prev=282&next=178&l=f&fid=12 ,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57&prev=178&l=f&fid=12 ,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78&prev=126&next=76&l=f&fid=15 ),實際田間的肥料施用量一定會比我們的建議量高出許多,所以這位大哥的質疑我們並不感到驚訝。大家應去用心去思考為什麼我們的理論值與試驗值可以是慣行量的1/5,而不必急著否認我們的推薦量。
只要在土壤緩衝能力與根系能容忍的範圍內,適當增加肥料施用量是具體可行的,但大家還是得正視環保與資源永續的考量。
我們還是得重申,錯用與濫用肥料,將導致嚴重的病蟲害侵擾,並且衝擊產量與品質。
試吃推廣活動
試吃推廣活動001-漢龍製茶廠 全營養烏龍茶試喝品37公克加上郵資100元
物超所值的冬片茶預告生產。若今年的冬季低溫未干擾過多,應可順利採收;若不幸沒得採,可選擇以明年春茶來替代,或掛號退回原信封袋。
農曆年前始可寄出。意者請掛號寄至 557南投縣竹山鎮福興里鯉南路224號,林煇嚴 先生收,0937290468,付回郵地址信封(不必貼郵票),並夾藏100元紙鈔。
郵寄信封的同時,也請e-mail給我們或留言,以我們免忙中有錯,影響大家權益。
*********************************************************************************
試吃推廣活動002-恒誠有機生態農場 全營養烏龍茶試喝品18公克加上郵資100元
恒誠有機生態農場(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50&prev=110&next=19&l=f&fid=8 )是知名的資深有機茶園,目前由中興大學農產品檢測暨驗證中心負責驗證,有逛過里仁店的朋友應不陌生。
今年的冬茶已上市,有興趣的朋友請來函索取。意者請掛號寄至 557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三段1243號,土壤作物醫生館 全營養推廣小組收,0492639087(農友忙碌由我們代勞),付回郵信封(不必貼郵票),並夾藏100元紙鈔。
郵寄信封的同時,也請e-mail給我們或留言,以我們免忙中有錯,影響大家權益。
試吃品預告
很多網友說,看了我們介紹的全營養農產品很心動,但沒試吃過不知與其他產品有何差異,也不知何處可購得。
最近,我們會儘量要求全省各地與我們配合的農友提供試吃試用樣品,以便大家了解這些產品的特性。
簡而言之,全營養農產品就是符合土壤作物醫生館的規範,能讓消費者獲致“物有所值”滿足感的農產品。
若大家也真滿意其品質,並有採購需求時,請不吝踴躍支持購買。
農友提供樣品,有意索取試吃樣品者請不吝自付郵資或工本費用。
自付郵資或工本費用因各產品狀況而異,將於本部落格逐案說明。
(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307&prev=-1&next=313 )
最近,我們會儘量要求全省各地與我們配合的農友提供試吃試用樣品,以便大家了解這些產品的特性。
簡而言之,全營養農產品就是符合土壤作物醫生館的規範,能讓消費者獲致“物有所值”滿足感的農產品。
若大家也真滿意其品質,並有採購需求時,請不吝踴躍支持購買。
農友提供樣品,有意索取試吃樣品者請不吝自付郵資或工本費用。
自付郵資或工本費用因各產品狀況而異,將於本部落格逐案說明。
(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307&prev=-1&next=313 )
2010年12月7日 星期二
背負過度期望的草莓
以下內容經當事人同意,願上網與大家分享。
網友寄來幾張照片求診,問及草莓為什麼長不好?他懷疑是青枯病危害。我們不否認青枯病危害的可能性,但照片無法明確看出來,他以快檢法卻不見菌液流,而經過用肥紀錄比對後,我們覺得因肥分過量供應而傷及根系的可能性更大。
他說,大家都說草莓吃重肥,別人下的肥料量比他還多。告訴各位,這通常是農友最容易過量施肥的盲點,所謂別人是誰?是否親眼所見或耳聞?用的是一樣的肥料嗎?是一次下去嗎?土壤條件一樣嗎?生長階段一樣嗎?品種一樣嗎?施肥深度一樣嗎?灌溉水質一樣嗎?他回說怎麼那麼麻煩,下肥要講究那麼多問題?我說,肥料這東西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錯用有機肥,像溫水煮青蛙,傷害屬慢性傷害;錯用化肥,傷害比較直接。不管是甚麼肥,下錯了,誰也無法用吸塵器吸起來回收。
照片裡的草莓原本還蠻快樂的,我們可自其茂盛的根系來驗證這觀點,但不知那一天主人心急或失察,過量施肥造成原本茂盛的根系轉為褐化死亡。
草莓需肥量多少才合理?我們來算算就知道。假設一株草莓開花結果前,每週體重鮮重增加10公克(長新葉+開新根),實際含水量假設為70%,植株含氮(N)量約乾重3%,磷酐(P2O5)約乾重0.5%,氧化鉀(K2O)約乾重2%。
實際吸收氮為10(g)*0.3*0.03=0.09(g),若氮之有效率為30%,每株應施用氮量為0.09(g)/0.3=0.3(g)。
實際吸收磷酐為10(g)*0.3*0.005=0.015(g),若磷之有效率為10%,每株應施用磷酐量為0.015(g)/0.1=0.15(g)。
實際吸收氧化鉀為10(g)*0.3*0.02=0.06(g),若磷之有效率為50%,每株應施用氧化鉀量為0.015(g)/05=0.2(g)。
很多草莓農都說台肥5號不好用,但上述養分需求比例正好與台肥5號(N-K2O5-K2O=16-8-12)一致。當然了,過當施肥、介質栽培或磷鉀過量累積的土壤就不一定適用台肥5號了。
承之前文中所述(詳見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4&prev=-1&next=289 ),水洗砂耕草莓每株每週我們只建議投入不到2公克的台肥43號 (N-K2O5-K2O-MgO=15-15-15-4),其投入的氮、磷酐、氧化鉀分別約為0.3(g)、0.3(g)及0.3(g)。試驗結果正好可呼應上述計算內容。
老話一句,過量施肥是我們常見田間複雜難題的重要根源。上述的根系傷害將導致植株衰弱與嚴重的病蟲害侵擾,屆時噴施再多的農藥也都沒有啥用。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沙漠裡的綠洲-葉面肥威力第二彈
本文介紹的這位朋友是個台灣的業餘農夫,他堅持不露臉,所以不能揭露他的連絡電話。通常是業餘的農夫才會完整配合我們的建議,也才有機會激發出驚人的成果。
他說,在台灣,很多河川中下游的水利地屬於被遺忘的空間,若能變成可用的耕地,或許可減少一些沙塵暴的問題。關於這個論述,我們看法不一,萬一真的可以變成耕地,大家爭相開墾,搞不好沙塵暴會更嚴重。但若可開發出甚麼技術讓不毛之地綠化成公園或草地,倒是真有機會減少一些沙塵暴。
他住大甲溪旁,當地有很多洗砂場,看著滾滾的黃砂飛揚,一直期望能利用這些水洗砂來栽培作物,這種砂太乾淨了,乾淨到一點肥分都沒有,連雜草都長不出來。他還認為貧瘠的砂好歹暫時沒有病蟲害的威脅,他給了我們這個挑戰,而我們也樂於研究一下。
所有經過的人都當他是傻子,沒有人相信他可種出東西來。很奇怪,幾乎大家都說,該埋一些雞糞才夠肥。
他選擇了當令的高麗菜與草莓。我們以為在這個環境中,因養分貧瘠、有機質不足、比熱極小、無活躍的微生物相、水分保持不易,作物不易栽培,換言之,只要將上述限制因子各個擊破,問題就搞定了。
這位大哥,家住台北,工作因素暫居台中。自從實驗開始,每周六回台北,周日就要趕到台中來幫試驗場的作物澆水。因應實際狀況需求,我們建議他把草莓種在盆子理,介質一樣使用水洗河砂,但高麗菜就可直接種在水洗砂堆上。
我們以葉面肥持續少量多次供應正確比例養分,底下的砂對水與肥的緩衝能力極差,就只能單純地視為根系固著的介質,因此,下肥在底下時要很小心。
草莓自苗期起,每5-7天噴施乙次葉面肥,每周每盆根系範圍塞入3粒43號的肥料粒。
高麗菜自苗期起,每5-7天噴施乙次葉面肥,包葉後每2-3天乙次,每周每盆根系範圍塞入5粒43號的肥料粒。
歲月如梭,草莓花開了、結果了、高麗菜也上桌了,長的比職業農友田裡的作物還健康還漂亮,而且未使用化學農藥(只使用過蘇力菌),現在沒有人敢笑他是傻子了,反而還會過來“指點”一下,深怕自己與這般結果完全不相關。
試驗結論如下。
1. 以水耕的觀念,藉葉面肥之便,寸草不生水洗砂堆還是有望長出高品質作物。
2. 乾淨的砂,在使用初期確實沒有病蟲草害的威脅。
3. 作物需肥真的不必太多,但要多用心就是。
他說,在台灣,很多河川中下游的水利地屬於被遺忘的空間,若能變成可用的耕地,或許可減少一些沙塵暴的問題。關於這個論述,我們看法不一,萬一真的可以變成耕地,大家爭相開墾,搞不好沙塵暴會更嚴重。但若可開發出甚麼技術讓不毛之地綠化成公園或草地,倒是真有機會減少一些沙塵暴。
他住大甲溪旁,當地有很多洗砂場,看著滾滾的黃砂飛揚,一直期望能利用這些水洗砂來栽培作物,這種砂太乾淨了,乾淨到一點肥分都沒有,連雜草都長不出來。他還認為貧瘠的砂好歹暫時沒有病蟲害的威脅,他給了我們這個挑戰,而我們也樂於研究一下。
所有經過的人都當他是傻子,沒有人相信他可種出東西來。很奇怪,幾乎大家都說,該埋一些雞糞才夠肥。
他選擇了當令的高麗菜與草莓。我們以為在這個環境中,因養分貧瘠、有機質不足、比熱極小、無活躍的微生物相、水分保持不易,作物不易栽培,換言之,只要將上述限制因子各個擊破,問題就搞定了。
這位大哥,家住台北,工作因素暫居台中。自從實驗開始,每周六回台北,周日就要趕到台中來幫試驗場的作物澆水。因應實際狀況需求,我們建議他把草莓種在盆子理,介質一樣使用水洗河砂,但高麗菜就可直接種在水洗砂堆上。
我們以葉面肥持續少量多次供應正確比例養分,底下的砂對水與肥的緩衝能力極差,就只能單純地視為根系固著的介質,因此,下肥在底下時要很小心。
草莓自苗期起,每5-7天噴施乙次葉面肥,每周每盆根系範圍塞入3粒43號的肥料粒。
高麗菜自苗期起,每5-7天噴施乙次葉面肥,包葉後每2-3天乙次,每周每盆根系範圍塞入5粒43號的肥料粒。
歲月如梭,草莓花開了、結果了、高麗菜也上桌了,長的比職業農友田裡的作物還健康還漂亮,而且未使用化學農藥(只使用過蘇力菌),現在沒有人敢笑他是傻子了,反而還會過來“指點”一下,深怕自己與這般結果完全不相關。
試驗結論如下。
1. 以水耕的觀念,藉葉面肥之便,寸草不生水洗砂堆還是有望長出高品質作物。
2. 乾淨的砂,在使用初期確實沒有病蟲草害的威脅。
3. 作物需肥真的不必太多,但要多用心就是。
草生栽培的好處
很多農友都聽過草生栽培,但大家都對草生栽培信心不足,不外乎是“習慣”與“過度擔憂”。
以下概略說明草生栽培之利與弊。
先說其利。
1. 免費有機肥,可補充有機質並改善土壤物理、化學、生物性質。
2. 緩衝根系環境的激烈變化。
3. 滋養在地化微生物。
4. 水土保持。
續說其弊。
1. 可能有與作物競爭生存資源的可能性。我們以為這邊說的資源是指空間與陽光,不包含肥料。農友不必太吝嗇田間雜草的肥分競爭,一般而嚴,流失的肥料與過當施肥浪費的肥料肯定遠多於被雜草競爭者,更何況雜草生命結束後,它還會歸還土地。
2. 可能會有栽培作物的危害生物棲避於草叢。
3. 某些特定雜草可能會對栽培作物有毒他作用。
上方照片上為梨山某茶園,因土壤鈣含量過高、有機質不足、pH高達7.2,茶樹生長不良,栽種後5年內沒讓園主收過半毛錢。
很多專家都曾受邀親臨該茶園,很遺憾地一直苦無正解。97年初,土壤作物醫生團隊臨危受命,接下這個棘手的案子。
您可看到,左右二邊的差異,您相信嗎?我們當初提出改善計畫的第一步就是翻掉並撤走照片中那些高檔的抑草蓆。園主說,當初就是因為茶長不好,日益衰弱,怕草盛茶苗衰才花大錢蓋上抑草蓆,我們居然要他翻掉,他快發瘋了。
我們的邏輯很簡單,草根性與適應能力最強的雜草都長不好了,嬌貴的青心烏龍也沒啥指望了。
他很不甘心地翻掉抑草蓆,還好,6個月後讓他收到第一批的茶。當然了,草生栽培只是我們的改善手段之一,但若園主沒有狠下心來配合草生栽培,這個案子也做不下去。前次所言的皺皮火龍果(詳如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42&prev=175&l=f&fid=5 )因草生栽培後也已獲得改善。
草生栽培不是放任雜草叢生而是“以夷制夷”。具體方法改天再聊。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令農友困擾的犁底層
長久耕作的土壤下會有一密實的層次,既不透水也不透氣,因為不在例行耕犁活動所能破壞的深度範圍內,這個層次會越來越硬,越來越密實,越來越不透水,也越來越不透氣。我們稱之為犁底層。
作物的根系有粗細之分。粗根系大多只是提供物理機械支持或養分的貯庫功能,細根系可視為作物的小腸,是作物吸肥吸水的重點位置(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prev=76&next=23&l=f&fid=15 )。
當土壤層下沒有犁底層且作物正常生長時,粗根系往下長,細根系也會跟著往下伸展,全剖面都可見粗細根系均勻分布。若土壤層下出現犁底層,作物的粗根系的活動範圍通常也僅限於犁底層之上,細根系則會集中於土表位置。
淺化的細根系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舉凡氣溫冷、熱、空氣溼乾、施肥過量、殺草劑傷害…等都會對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物光是應付根系敏感的麻煩問題就耗去它絕大多數的能量與資源,很難正常生長,更難以滿足主人的收成預期。
圖為種了27年的金萱茶樹,根系淺化(約略只限於表土下20CM的範圍),您可預期當初它遭遇了很多的麻煩,無法順利生長,主人只好忍痛移除重植。我們曾於武陵農場,見過同樣的品種,在有效土層厚又肥沃的狀況下,細根系可達3米深。
上述的那批茶樹雖被主人移除並重植新的茶苗了,但土層底下當初限制根群發展的犂底層若未被考慮改善時,我們可預期3年後,新栽茶樹再次遇到犂底層時,歷史將再重演。
作物的根系有粗細之分。粗根系大多只是提供物理機械支持或養分的貯庫功能,細根系可視為作物的小腸,是作物吸肥吸水的重點位置(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29&prev=76&next=23&l=f&fid=15 )。
當土壤層下沒有犁底層且作物正常生長時,粗根系往下長,細根系也會跟著往下伸展,全剖面都可見粗細根系均勻分布。若土壤層下出現犁底層,作物的粗根系的活動範圍通常也僅限於犁底層之上,細根系則會集中於土表位置。
淺化的細根系對環境變化非常敏感,舉凡氣溫冷、熱、空氣溼乾、施肥過量、殺草劑傷害…等都會對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物光是應付根系敏感的麻煩問題就耗去它絕大多數的能量與資源,很難正常生長,更難以滿足主人的收成預期。
圖為種了27年的金萱茶樹,根系淺化(約略只限於表土下20CM的範圍),您可預期當初它遭遇了很多的麻煩,無法順利生長,主人只好忍痛移除重植。我們曾於武陵農場,見過同樣的品種,在有效土層厚又肥沃的狀況下,細根系可達3米深。
上述的那批茶樹雖被主人移除並重植新的茶苗了,但土層底下當初限制根群發展的犂底層若未被考慮改善時,我們可預期3年後,新栽茶樹再次遇到犂底層時,歷史將再重演。
又黏又Q的土壤
關於麻糬,不知大家認識多少?好吃的麻糬,QQ有嚼勁,嚼食之間還帶有米香。剛做好的麻糬,是一整個高黏度的糯米飯糊,應該沒有人可一口吃下, 而且即使再怎麼有米香,還是不免要添加一些佐味料,例如芝麻粉或花生粉。
我們可把麻糬用手剝離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而這些被剝離的小塊麻糬還是帶有相當的黏性,很容易粘黏於食器上,若它們再次相遇時又會黏成一大團。
若我們在小麻糬表面上裹上花生粉,除了看起來更令人有食慾,也不容易有粘黏的問題。
這個比喻關土壤啥事?台灣許多農地土壤就像麻糬一樣黏,甚至更黏,這種土壤通常會讓作物遭遇根系無法呼吸、無法吸水、限制有效土層深度、淺化根系…等問題。
這類土壤通常伴隨有溼黏乾硬、有機質不足、微生物相活力不佳的問題。
很多農友常問“我們每年都有耕犁土地,土壤怎麼還會那麼黏又硬?”當黏、砏質地土壤缺少有機質時,就容易會溼黏乾硬,就像又Q又黏的麻糬缺少表面的那層花生粉,即使強力分離後,過不久又是一整塊黏重的土壤或麻糬。
台灣地區高溫多溼,耕地利用頻繁,有機質的氧化作用旺盛,過當或不必要的耕犁,反而會把土壤裡的有機質挖出來吹風淋雨,進而會加惡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容易改善,但也不至於束手無策,我們將於後續慢慢討論。
我們可把麻糬用手剝離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而這些被剝離的小塊麻糬還是帶有相當的黏性,很容易粘黏於食器上,若它們再次相遇時又會黏成一大團。
若我們在小麻糬表面上裹上花生粉,除了看起來更令人有食慾,也不容易有粘黏的問題。
這個比喻關土壤啥事?台灣許多農地土壤就像麻糬一樣黏,甚至更黏,這種土壤通常會讓作物遭遇根系無法呼吸、無法吸水、限制有效土層深度、淺化根系…等問題。
這類土壤通常伴隨有溼黏乾硬、有機質不足、微生物相活力不佳的問題。
很多農友常問“我們每年都有耕犁土地,土壤怎麼還會那麼黏又硬?”當黏、砏質地土壤缺少有機質時,就容易會溼黏乾硬,就像又Q又黏的麻糬缺少表面的那層花生粉,即使強力分離後,過不久又是一整塊黏重的土壤或麻糬。
台灣地區高溫多溼,耕地利用頻繁,有機質的氧化作用旺盛,過當或不必要的耕犁,反而會把土壤裡的有機質挖出來吹風淋雨,進而會加惡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容易改善,但也不至於束手無策,我們將於後續慢慢討論。
科技與人性
我們這一群人最常被懷疑的是“我肥料農藥下的比您們建議還多還貴,憑甚麼您會確認減肥減藥後,農作的產量品質會提升?”
我們看到,許多農友在投入高昂的生產成本後,且擔心無法達到預期獲利目標時,即使他知道原來的方法效益不彰,通常還是寧願選擇重蹈覆轍,因為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原來的這條路好歹會有一些基本的溫飽。
新的方法代表新的風險,他不見得有能力承擔,他通常如是擔憂。尤其當周遭農友都是保守以待,新的觀念與方法就更難進入這個地域。
勇敢的女孩(詳見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188&prev=236&next=96&l=f&fid=7 )揭露了這類觀念對抗的血淚,她正在對抗傳習已久的陋規,但大家卻錯看她為異類,殊不知未來有望讓舉村翻身的善良機會種子就在她身上。
有句廣告詞說科技始於人性,我們實在是很難了解這句話的內涵,姑且不理會。
而在農業工作的領域裡,我們這群人所面對的人性問題通常遠困難於技術性的問題。
誠如之前所論述,我們一直以為農業是一種高科技產業,但卻是由一群最沒準備的人在操作。我們無力立即改變這個局面,但仍持續地在各處各角落盡力發揮我們微弱的影響力。當面對無法改變的人或事,我們只好無奈地當他是彼此的緣分不足、福報不夠、時候未到吧。而較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發現,這幾年來,隨著新生代的農友與知識、技術進入農村,正面的影響力正推動著傳統農業的革命,但我們還是覺得改革速度慢了一些,知識與技術支援的資源仍嫌不足。
檢討一下,所謂的人性問題為何?
我們概述如下。
1. 對未來的不確定。
2. 對科學認知不足。
3. 超乎合理的邏輯的貪婪妄求。
4. 長久蒙受失敗而失去創新改革的勇氣。
感謝長久以來,所有曾讓我們流血流汗的田間歷練與農友無私的交流,我們得以被砥礪,得以獲致目前成就。然而,我們雖擁有具體可行的各種農業技術,並且數不清的成功實蹟,但當我們熱心推廣於田間時,農友不願踏出第一步去配合時,一切都還是空談。
相較於複雜的人性問題,關於作物的所有問題,反而還顯得比較簡單。真希望在未來,我們能更深入地搞懂人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