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日照不足的蕃茄

近來日照時間縮短,光品質比起之前較差,很多朋友抱怨蕃茄轉色不良或甜度不佳。
灌很多高磷鉀、催甜秘方,效果不好。持續限水,無奈下一陣雨,換來一大堆開口笑的裂果。
不要懷疑,在我們未來的日子中,我們還有機會常常遇到這種奇怪的天氣。
其實大家也不必氣餒,台灣的冬季,與高緯度地區諸如日、韓、北歐相較,還是較溫暖,日照還是相對較充裕。
相較於大多數的食用作物,蕃茄對光的要求不高,最近的光照條件雖不至於讓蕃茄健康不良而招惹病蟲害或產量下滑,但國人習於追求的“甜度”卻可能會受影響。
近來的天候下,對於蕃茄的管理我們有以下建議提供給大家參考:
l定植30天之後,蕃茄成長模式轉為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
l 土壤乾濕變化劇烈,蕃茄容易裂果。
l 土壤有機質不足,土壤乾濕控制極為不易。
l 根系環境條件是成功栽培蕃茄的重要先決條件。根搞壞了,就沒得玩了。
l光照不足下,葉面施肥還是最好的養分補給方式。

2012年1月1日 星期日

101年,溫水煮青蛙--籽粕愛用者請注意

黃豆粕、花生粕、芝麻粕、菜籽粕等有機資材,好用卻危險,特別是明年(101)
將籽粕資材回收用以作物的肥力補充為資源回收的一環,值得鼓勵與推廣,但還是要有節制。
籽粕類資材有以下好處:
l有機植物資材給人良好的印象。
l合適用量下,適合台灣多數土壤與天候。
l良好的緩速效兼具氮肥。
l 近來政府補助農友之採購。
而籽粕類資材有以下缺點:
l以同樣氮含量論之,籽粕類資材成本偏高。
l有機植物資材給人良好的印象,過量施用卻不自知或可說是卸除戒心。
l只能補給氮素。
l 容易造成土壤還原(缺氧)條件。
l 同樣會酸化土壤,造成養分失衡。
l 籽粕類資材對土壤性狀的改善幫助很少。
我們假設一種狀況。明年上半年氣溫偏低,慣用籽粕類之農友,可能會在肥效未有效釋放下過量施用籽粕類資材,待下半年大量的雨水來時,預埋下的籽粕類資材發酵時刻所釋出的大量肥份與毒性成分將讓作物飽受其害。至於,未預埋下的籽粕類資材就等著被雨水沖走了。
我們的假設,發生機率很高,信不信由您。
懂得剖析上述優劣各點,尿素、硫銨就能輕易取代籽粕類資材,何苦再花大錢去作一些無法預期與掌握的事。
我們在梨山,就以40公斤的尿素取代了400公斤的黃豆粕,此舉可有效降低德基水庫被汙染的機會,但不減茶湯內的“豆粕香”,甚至增加。
同樣地,信不信由您。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100年底麻豆文旦異常亂花,該如何應對?

101年的中秋節與白露相間30天以上,100年底麻豆區的文旦樹卻有大半已開始開花,許多朋友擔心二件事。
1.     提早開花,提早結果勢必提早採收。
2.     提早採收的果實是否有能耐可貯放40天。
面對來年(101)偏高的雨量與高頻率颱風(不要問我怎能預知,信不信由您),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因應對策。
1.     地面最多只能埋施粗纖維堆肥,其餘的粕類、禽糞便或化肥都不宜於結果前施用。若不幸遇到淹水,損失會少一些。
2.     若我們失算,沒有那麼多突兀的雨水,果實肥大期需要大量養分時,適當使用即溶灌肥即可。
3.     若擔心開花過多,可適當動刀修剪以疏花,而且越早修剪越好。
4.     重視葉面施肥。應用全營養栽培生產的果實,成本低廉,放上50天也沒問題,品質肯定更甚以往,客戶口碑會更好。

太陽不見了?

我們來談談異常天候下的農業生產管理對策。
以下的文字論述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開玩笑的惡作劇。
近來很多朋友都抱怨作物生長狀況不如預期,而我們也再次於其中見證到人類的渺小。
看到異常天候對地球上其他國家的嚴重傷害,我們不禁擔憂台灣其實也距離這些威脅可能帶來的傷害非常的近。
為什麼西螺葉菜生長緩慢?為什麼麻豆文旦亂開花?為什麼大湖草莓葉光澤不良?為什麼今年中部的冬茶沒有冬茶味?為什麼梨山的甜柿轉色不良甚至略帶澀味?為什麼高價的小蕃茄也轉色不良且甜味不佳?相信還有更多的疑問存在許多朋友的心中,我們在此無法一一贅述了。
創新低的日照時數、異常的高溫、異常的低溫、異常的乾旱、異常的降雨、春天秋天不見了,我們習慣栽種的作物無法立即應對天候條件的劇烈變化,我們的糧食生產過程也面對前所未有異常天候的挑戰。
我們已無力立即改變氣候不合理的驟變。討論人類活動與異常氣候雖是今後人類的重要議題但面對眼前的窘境卻也顯得緩不濟急了。
很遺憾地,除了下列各點提供參考,我們也沒有更好的建議。
1.     適地適作,不該在危險或不適合的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
2.     異常天候下作物生長異常,使用肥料或農藥需要更多的智慧與技巧。
3.     土地與天候的驟變,需要更多耐心與科學管理思維。
上述為前提邏輯方式的論述,後續我們將持續向大家說明各種作物的具體應應對策。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生物戰的威力


忽冷忽熱的天氣讓我們在車店仔農場理的害蟲也有些吃不消,很多考驗讓牠們關關難過,越來越難過。
地上有高密度的隱翅蟲步兵群時時巡邏獵殺。
地面上的空氣裡則瀰漫著白僵菌的孢子,雖說我們並未使用任何白僵菌的生物製劑產品,這應該可已歸功於我們苦心經營的生態系漸趨穩定且天氣漸冷使然。
可怕的白僵菌可以把一尾綠色的青蟲在24小時內變成白色的殭屍。還好對人畜無害。

每當我們看到農友過量濫用農藥,回想今日所見大自然中萬物的相生相剋的互動關係與精巧安排,心中更是感受到人類的渺小。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葉面肥的保濕見證


感謝台灣優品林總經理提供我們葉面肥供試產品,以進行我們多項試驗活動並開拓我們的眼界。
在此與大家分享意外收穫。

農糧署再三強調肥料就是肥料,不能當農藥看待,也不能聲稱對作物的療效。但以前我們唸書就有唸過,特定時期補充缺乏養分(如風雨期間補充有效性鈣硼可減少木瓜石頭果、蕃茄裂果等問題),可幫助作物度過難關減少病蟲害侵擾,但農糧署都要求肥料標籤或廣告不能論述此觀點。有時問問我們在農糧署的朋友,該如何看待這個觀點?也只能得到人在公門身不由己的無奈回應。
我們撰寫本文不是要吹捧林總給我們的產品對於病蟲害的能耐,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用過才知好用,不曾用過,永遠不知。我們不必贅述。
我們要說明的葉面肥產品的保濕功能。
最近忙農場,累翻了,辦公室像戰場,處處灰塵泥沙。我們發現10天前配置葉面肥的桌子下有一處水滴漬痕。
如下圖所示,摸起來還濕濕的,我們未使用窄域油或任何乳劑農藥,因此,那確定不是油滴,而且觸摸後,水洗即淨。
各位格友可能不解這有甚麼好研究的?這是完美保濕功能的展現,這種保濕層可能對小型的害蟲有很大的行動限制影響,濕濕黏黏的,葉螨、粉蝨、介殼蟲、薊馬、甚至2齡以下的斜紋夜盜、甜菜葉蛾、螟蛾遇到這一層都倒會大楣,怪不得很多人都表示使用這些葉面肥後害蟲少了許多。
保濕層展著於氣孔外,也可以減少露菌、白粉的傳播,那是因為孢子都被黏住了,而且氣孔也被隔離保護了。

但這種隔離層不會是長久有效,它是水溶性的,降水太多還是會沖刷掉的,或是被生物分解、或是被作物吸收。
而且這種保水層不會堵塞氣孔,也不會造成作物葉片高溫發燒壞死,在我們長久的試驗中,我們於7-8月的日正當中時分施用後也不曾遭遇過任何問題。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為何東京不淹水「地下神殿」大揭密

這是一篇水資源保育的文章,不論我們是否作得到,關於此議題,日本人的作法非常值得我們研究與欣賞。
很弔詭,台灣是降雨量多但水資源匱乏的國家,重點在於我們治水,都只急著把水排入大海,因此,我們更是應該關切這個議題。
我們常要求農友作草生栽培,與以下的日本治水工程有異曲同工之妙。草生栽培提供足夠的土壤孔隙,涵養水分與氧氣,提供根系更健康與穩定的環境。
草生栽培可建構下文所述之神殿,讓我們一起奇文共賞吧!
( 2011/10/20 Yahoo!奇摩旅遊 /Natasha L /首都圏外郭放水路官方網站 )
驚奇景點特搜】每到颱風來襲,人們總是擔心著會不會淹水?淹水之後停水停電怎麼辦……所有的問題都圍繞著「淹水」打轉。鄰近台灣的日本也同樣處於颱風襲擊的範圍內,為什麼就不見日本人擔心東京淹大水呢?原來是有一座超大的「地下神殿」在保護日本首都圈不受水災之苦。
 
 五十九根混凝土立柱整齊地排列,使「神殿」氣息更加濃厚。
日本的首都圈包括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及千葉縣,舊稱江戶的東京面臨東京灣,也是母河江戶川、利根川、荒川…等大河流經之地,可說是依水而生。這樣靠近大河的地區每遇到颱風便會引發洪水氾濫,造成無數傷亡及損失。但人類是無法離開水源的,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及大城市都是存在於離水相近的地方,東京也不例外,儘管不斷地更新排水系統,遷移進首都圈的人口還是不斷增加至三千萬人,一般的排水系統根本無法滿足如此高密度人口的需求。

你能夠想像,在如此靜謐的田野底下,竟有著不可思議巨大神殿!
看起來熟悉嗎?不少特攝片、電影、廣告皆有在地下神殿取景喔!
1992年日本決心建造一個龐大的地下排水系統以徹底解決水患,大文豪雨果曾在《悲慘世界》中寫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下水道若不堪使用,輕則導致街道積水,重則導致淹水,甚至引發像是霍亂的可怕城市流行病。日本選在首都圈內的埼玉縣春日部市、地下五十公尺的地方興建這個「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首都圏外郭放水路)」。在當年被說是天方夜譚、異想天開的瘋狂工程,總長6.3公里、連接五個高達八層樓的巨大蓄水井,並有調壓水槽調節排水。
這便是處理首都圈內雨水及家庭排放水的儲水槽。
乍看之下真的很難想像颱風來襲時這個儲水槽的模樣。
這個斥資千億日幣打造、堪稱世界上最先進的地下排水系統使用五十九根混凝土列柱支撐著五個巨大蓄水井,看起來就像是古希臘的神殿,因此日本人便稱它為「地下神殿」。地下神殿造好後也屢次發揮功效,成功地拯救整個首都圈免於洪水的侵襲。例如在1994年時颱風在東京造成三千戶住宅淹水;2005年重創南台灣的海棠颱風在日本卻只造成七戶住宅淹水,這都是多虧有了地下神殿的保護。

卡車跟起吊機在這座地下神殿內也變得渺小,像玩具一樣。

在中控室的玻璃窗旁,擺著一排鹹蛋超人,似乎暗喩著這些工程人員彷彿超人一般。圖片來源:osio
現在,地下神殿在不妨礙運作的情況下可開放民眾預約前往參觀,並有專人解說整個排水系統的構造,只是由於神殿位於地下,欲前往參觀的人要能自行行走100階以上的階梯,有健康的身體才行。總統 馬英九 先生也曾於2005年台北市市長任內前往參觀過這有如電影場景般的巨大神殿。
神殿的巨大,很難想像這浩瀚的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圖片來源:Mayuki

地下神殿開放特定時間參觀,但參觀者得要上下100多層以上的階梯,需評估自己的腳力才行。圖片來源:Mayuki

【關於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國家:日本 ◎城市:埼玉縣 ◎時差:比台灣快一小時 ◎語言:日文 ◎交通方式:東武野田線南櫻井站步行約40分鐘 ◎景點官方網站:http://www.ktr.mlit.go.jp/edogawa/project/gaikaku/frame_index.html ◎景點地址:埼玉県春日部市上金崎720 ◎通訊電話:048-746-0748 ◎開放參觀時間:每週二至周五,每日固定三場,採25人團體報名制,須在參觀日前一個月至一周間報名

環境變遷下的台灣方向


格友a-ying 推薦,可以給大家很多啟示,值得深入了解。

李鴻源博士主講。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好吃的雜草


自從我們在車店仔農場進駐後,大家看到我們就搖頭,我們是大家眼裡的怪人。
但大家卻都很喜歡跑到我們田裡來看東看西,看看這群傻瓜到底在搞什麼把戲。
長的滿畦的莧科野草,鄰田農友大家都問說甚麼不是先用殺草劑處理再定植?以後您們的菜沒得採了。
這一片田有機質低於2%,前一陣子的鋒面豐沛降雨讓原本鬆軟畦面因灌水淹水而壓實,定植後我們一直憂心忡忡,原本期望菜長的比病蟲草害還快,但根系受到一定阻力,這個期望可能會因此而被打折扣。
世事豈能盡如人願?我們還是堅持走下去。
我們發現一個多元化的生態系很快就被建立了。
一大堆鱗翅目的螟蛾或斜紋夜蛾幼蟲在我們定植菜苗前就忙碌地生活在田地中,田裡幼嫩的莧科野草有數不盡的蟲孔,全都是螟蛾或斜紋夜蛾幼蟲的食痕,而這些吃素的害蟲一直卻由一群吃葷的紅胸隱翅蟲在持續監控與獵殺,在牠們彼此的征戰往來之間,只要我們定植下去的菜攝入營養準確、生長過程無逆境、應可茁壯成長。這些吃素的害蟲相對較喜歡幼嫩的莧科野草,高麗菜苗是他們的次等志願。
為了確認土壤若不壓實,真能讓菜長的比病蟲草害還快,我們另用釘耙鬆土闢一試驗區域,誠如下圖比較,同時定植8日後,我們的全營養栽培技術真能讓菜長的比草還快,鬆土與未鬆土進度差距至少一倍以上。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明天是好天氣


明天是好天氣,泡過水的作物需特別留心,不要急著下肥,葉面肥也別下太猛,請參考 http://tw.myblog.yahoo.com/albert7452/article?mid=818&prev=-1&next=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