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觀念可幫我們拯救台灣農業與食品安全,我們就先從常讓大家聞之色變並誤會的農藥談起。
因應作物病蟲草害管控的需求,農藥(農藥管理法中將殺菌劑、殺蟲劑、殺草劑、殺鼠劑、生長調節劑納為農藥範疇)因運而生並成為幫助人類栽種作物時,提升產量與品質的重要工具。
事實上,消費者對於農藥的接觸或攝入量,遠不如噴藥農人對於農藥農藥的接觸或攝入量。農藥價格不斐,且田間噴藥是一件辛苦又危險的事,農人確實有許多為了謀生而不得已的苦衷(圖一)。
農藥罐上的紅黃藍綠色毒性分類,經國內外相關單位縝密試驗評估,農藥被評估時的型態與農友手上拿到的藥品一致,消費者碰觸到農藥的成分都是經過稀釋或部分分解。因此,農藥罐上紅黃藍綠色毒性分類標示適用以警告農藥使用者,不適用於農產品消費者(圖二)。
畢竟很多時候,農藥是被直接噴灑於作物的可食用部位之上,或是可能藉作物的根部吸收而進入我們的食物之內,因此,對農藥的擔憂與恐懼,肯定是大家隨時關注的議題。
相信大家恐懼與擔憂應該還是無意間吃下的農藥到底會不會產生甚麼有毒害的效應。
關於毒,該如何定義呢?
中世紀醫學家帕拉賽爾蘇斯 Paracelse說:「劑量的多寡,決定你吃下去的是毒藥還是解藥。」
倫敦國王學院生化毒物學教授John Timbrell說:「被攝取或被有機體吸收後,會造成死亡或傷害的一種物質─尤指那種即使微量也會快速造成死亡的物質。」
水有毒嗎?喝太多水,多到腎臟來不及排出,造成低血鈉,即稱“水中毒”,會出現大舌頭症狀、意識不清、昏迷、甚至死亡。可是我們天天要喝水。
蔗糖有毒嗎?蔗糖肯定是很好的殺菌劑,可幫我們保存蜜餞、醃梅子。
食鹽有毒嗎?食鹽也是很好的殺菌劑,可幫我們保存臘肉、鹹魚、鹹蛋。
但誰家廚房與餐桌上沒有食鹽與蔗糖?您,是不是該重新檢視一下您對“毒”的認知?
因人類期待食物能味美鮮甜、細緻順口,作物被選育成細皮嫩肉、營養多汁的嬌貴肥美模樣。人類並習慣將這些嬌貴的作物以高密度、單一品種的方式群聚栽種於特定區域內,然而這也為日後病蟲害持續發生且難以管控的窘境埋下了種子(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