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談談異常天候下的農業生產管理對策。
以下的文字論述不是危言聳聽,更不是開玩笑的惡作劇。
近來很多朋友都抱怨作物生長狀況不如預期,而我們也再次於其中見證到人類的渺小。
看到異常天候對地球上其他國家的嚴重傷害,我們不禁擔憂台灣其實也距離這些威脅可能帶來的傷害非常的近。
為什麼西螺葉菜生長緩慢?為什麼麻豆文旦亂開花?為什麼大湖草莓葉光澤不良?為什麼今年中部的冬茶沒有冬茶味?為什麼梨山的甜柿轉色不良甚至略帶澀味?為什麼高價的小蕃茄也轉色不良且甜味不佳?相信還有更多的疑問存在許多朋友的心中,我們在此無法一一贅述了。
創新低的日照時數、異常的高溫、異常的低溫、異常的乾旱、異常的降雨、春天秋天不見了,我們習慣栽種的作物無法立即應對天候條件的劇烈變化,我們的糧食生產過程也面對前所未有異常天候的挑戰。
我們已無力立即改變氣候不合理的驟變。討論人類活動與異常氣候雖是今後人類的重要議題但面對眼前的窘境卻也顯得緩不濟急了。
很遺憾地,除了下列各點提供參考,我們也沒有更好的建議。
1. 適地適作,不該在危險或不適合的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
2. 異常天候下作物生長異常,使用肥料或農藥需要更多的智慧與技巧。
3. 土地與天候的驟變,需要更多耐心與科學管理思維。
上述為前提邏輯方式的論述,後續我們將持續向大家說明各種作物的具體應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