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一些市場上的迷思一直存在我們的刻板印象中。
我們與大家分享我們所知的真相:
1. 其實低海拔的高麗菜也有超好吃的
2. 尖頭的高麗菜不一定好吃。
所以,以此原則挑菜當然會槓龜。
以學理而言,氮肥吸收較多、水分較多,作物體內“生長型賀爾蒙”合成自然較多,就容易尖頭,外型較大。
但這也可能衍生出另一困擾,諸如:菜汁較不營養、較沒滋味、較不耐貯運、農藥殘毒風險、雖有等重但體積較小…等。
農友到底該生產空有外表能迎合市場期望卻內涵不足又常讓消費大眾失望的“尖頭高麗菜”,還是生產對大環境有益與大眾健康有直接幫助的實在高麗菜呢?這真是不易抉擇的二難。其實在品種、土壤、溫度、水分、營養、管理…等配套管理控制良好時,既尖頭又好吃的高麗菜就不難生產,但哪來那麼多完美的條件的生產環境?不必懷疑,聰明又高端的農業科技就是有這些因應產品,讓高麗菜又尖又大顆,反正那麼大一顆,誰也沒能耐再買另一顆來炒一盤比較一下。只要外表能說服消費者,當下就贏取訂單了,就有現金入口袋,菜販、轉手買賣者趨之若鶩。
從此,管他尖頭不尖頭,消費者就會慢慢對高麗菜沒甚麼好印象。
我感到無奈,因能看透這些真相的能有幾人?怎麼大家都只管眼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