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久違的蘆筍味

小時候,我最喜歡母親做的蘆筍炒松茸菇
還有那種罐上有比基尼美女的鐵罐味道的蘆筍汁。
回想。
時間已久遠,但味道彷彿是昨天才嘗過的。
現在,國產蘆筍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細長的進口蘆筍,我對那些進口蘆筍沒興趣,也不太有信心。
後來在我田間服務過程,走訪到了東勢的牛埔頭蔬活農場,遇到了黃志偉先生,有幸讓我們的良食推薦清單內出現了國產蘆筍。
志偉之前從事精密機械設計的工作。為就近陪伴家人,並因應近期青農返鄉的熱潮與相關的政策,他102年回到東勢,也在自家的土地上,蓋了一棟溫室。
他很有企圖心,蘆筍是他心目中的第一栽種選擇。
儘管志偉之前在工業界能呼風喚雨,回到家鄉,學習務農,他卻甚麼都不懂,一切就只能從新開始。
所幸這是個資訊傳播暢通的時代,志偉花了許多時間去台中改良場、台南改良場、農試所、藥毒所、中興大學….到處去上課學習以充實自身的不足。上完課,還得安頓家庭生活、安排溫室裡的農事生產活動。
每天忙碌又充實的行程中,他一直在累進實務功力,田區的工作也漸上軌道。
104年,志偉邀我到他的溫室去共商當時溫室內的改善對策。我提出了當時的問題並給予相對應的建議。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要求田間衛生(徹底清出害物侵害之殘體)、肥料少量多次的觀點,他除了全盤採納,並設法說服在旁協助工作卻不放心的父母。這是很不容易的事,很多返鄉的青年二代農,常與長輩意見相左而鬧家庭革命,甚至負氣離家,光內耗就足以宣告失敗。
欲成大事者,不能糾結,要有遠見,只要是對的,立刻去做。我從旁觀察,基本上,只要是我說得出的改善建議,他都會排除萬難,想辦法配合做到,大破大立,一改格局。
眼前的成果,不是一蹴可幾。這甜美收穫的蘆筍,是他這3年來的心血結晶,我很高興可以找回了這種讓我懷念的好味道,在此與大家分享。